weiliam 发表于 2019-5-16 15:30:07

钱塘文化之乡土文化

本帖最后由 weiliam 于 2019-5-16 15:31 编辑

  说说杭州机神庙  □龚玉和  杭州向有工匠之城的说法,旧有机神庙,历代香火鼎盛。只是随着岁月的磨损,时至今日,机神庙的有形建筑已灰飞烟灭,只有史书记载及碑刻遗存。  什么是“机神”,也就是工匠之神,机神庙即祀奉工匠先贤之所。闸弄口街道有一个机神新村,因旧有“机神村”而得名。村里旧有机神庙,香火旺盛。每逢春秋二季,老百姓用三牲五畜来祭祀,仪式隆重。  机神庙的产生在于庙周边地区丝织业发达,行业里员工众多的缘故。撤村建居后,“机神新村”名称依旧保留了下来。可以说,机神庙在杭州历史悠久,成为杭城北部的地域特色。  杭嘉湖百姓种桑养蚕,种养殖业兴旺发达,形成了杭州丝绸业的繁荣昌盛,也折射了城市发展脉络的异乎于众。杭人推崇工匠,并立庙祀奉,即机神庙。自古以来,杭州丝织作坊不计其数,众多百姓赖以生存。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神祗来佑护事业的兴旺,杭人崇尚机神。古人的“机神”是轩辕黄帝,江南养蚕织帛的生产方式源自黄帝之妻螺祖西陵氏,螺祖氏是教会乡民养蚕种桑之神。  厉鹗在《城东杂记》中写道:“河南禇公(遂良)裔孙(载)得机杼之巧于广陵(扬州),归以教其里人,嗣后杭州所出,为天下之冠。”  唐代宰相褚遂良是杭州人,他的后裔“得机杼之巧,归杭传里人”。《东畲杂记》有“杭州机杼甲天下”之句。官营丝绸工场称织染局,在红门局(今闹市口)。《杭州府志》载:“轩辕黄帝庙,即机神庙,建于清雍正年间,乾隆三十九年十月因额圯,里人重加兴建。咸丰毁,同治重建。庙宇原为五开间三进,庙前有(大)荡,进庙门为戏台,两旁建有看台。正殿机神殿,中祀轩辕氏,左伯余,右褚载,后又祀西陵氏。”杭州机神庙规模宏大,历史悠久,非比寻常。今或许只能从碑记中窥探到当年的情形。  褚载(丝织之神)乃初唐名臣、书法家褚遂良之九世孙也。《杭州重建观成堂记》碑文载:“昔褚河南(遂良)之孙,名载者,归自广陵(杨州),得机杼之法,而绸业以张。”  宋至道元年(995年),俚人就把褚载奉为丝织之神。在褚家堂建“通型庙”以祀,尤其是艮山门外成为杭州丝绸机户集中之地,机杼之声,比户相闻。零机户分散独行,势单力薄,因此,他们以祭祀行业祖师的机神庙作为交流经验,互通信息场所,并组织了丝绸业同业行会。  杭州机坊生产的绯绫、白编绫、纹绫等,品质优良,销售畅通,所织之柿蒂花纹的绫板出类拔萃,这些作坊多数集中在城东。机坊业大都父授予子,子授予孙,世代相传,沿袭成俗。因此,丝纺织业拥有众多手艺精湛的工匠,称“巧儿”,身价百倍,杭人引以为荣。褚氏为后代丝织业者所推崇,在褚家堂建通圣土地庙祭祀他。最早的机神庙在东园巷,为明初建造。而忠清巷的机神庙则建于明朝中叶。当年艮山门还远在郊外,机坊主嫌进城不便,于是在艮山门外闸弄口(今江干机神新村)另建了一个机神庙。为了区别几座机神庙,闸弄口机神庙称为“下机神庙”;东园巷的机神庙称“中机神庙”;忠清巷的机神庙称“上机神庙”。  机主将手艺、交易、机坊兴隆以及生计寄托在机神上。每逢春秋佳日,就进行祭祀,宣读祭文,三跪九叩,仪式隆重。机匠招收徒工也多安排在机神庙,举行拜机神、拜师父仪式。由此,工匠在庙里聚餐、演戏敬神,极为热闹。机神庙有专人管理,供应茶水,成为一个工匠、机坊主、商客磋商技艺和洽谈生意的场所。道光、光绪年间,机工利用机神庙聚会,推选行业首领,采用散伙、停工、聚众评理和阻运货物等与坊主交涉,诸如,增加工资、改善待遇、保障职业。  今保存的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和光绪三十年(1904年)刻的清廷限制机坊工匠的禁令石碑可佐证(此碑现存放杭州碑林)。  下机神庙在闸弄口(原天杭小学址),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进城时毁于兵火,太平军撤退后,又经同业集资于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修复,直到文革期间(1968年)再次被拆,今只留下一个地名。纵览杭州手工业发展脉络、城市经济的开拓推进,与丝业息息相关,与工匠精神一脉相承,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城市之魂,如果把机神精神列为杭州的非遗项目之一,应当不会让人意外。  我爱劳动课  □缪丹  前些日子,QQ群里,家长们都在说自己的孩子啥都不会做,都是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小学时的劳动课。  记忆中的劳动课,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远远胜过劳累。劳动不但能锻炼体质体能,更能让我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还能让孩子亲近、认识和爱护自然。  那时,我们学校的劳动课是全校性的,从小学到初中,每周都有一两节劳动课。学校抓的是“德、智、体、劳”。劳动课的考勤考核和文化课是一样重要的。每到学期末,除了要评“三好学生”,还要评“劳动积极分子”。  春天,每逢劳动课,同学们都会手挎竹篮,拿着镰刀,三三两两,沿着弯弯曲曲的田间小道,蹦蹦跳跳地唱着老师或爷爷奶奶教的儿歌,来到河边田头,看到有草的地方就蹲下小身子,左手抓草,右手拿着镰刀把草齐根铲下,再把铲下的青草放进竹篮里。遇到青草多时,一会儿时间就能割下满满的一篮。于是,同学们就顺便在油菜地边捉一会儿迷藏,在水沟里捕一会儿欢蹦乱跳的小鱼,抓一会儿滑不溜秋的泥鳅……  一次在割草时,我的镰刀一不小心碰到一块石头,致使力度偏了方向而割破了手指,同学们马上找来了刺儿草,在水沟里洗净、搓烂,敷在我的伤口上,不一会儿血就止住了。通过割草,我们认识了很多植物,不但知道刺儿草能止血,还知道毛针针草可以食用,牛筋草生命力最强,不管是炎热酷暑或天寒地冻,它都能在田埂上蜿蜒生长,割下一棵就是一堆。  记忆中,夏天的割稻是最辛苦的。每年的夏、秋两季农忙,学校都会安排放几天农忙假,让老师带着学生去生产队劳动。  高温天,同学们脱下脚上的鞋子,光着脚丫下田。低年级的学生穿梭在收割好的稻田里拾稻穗,或捧稻束帮助打谷子;高年级的学生则和“壮劳力”为伍,在烈日下挥着镰刀割着稻,感受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体味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时,稻田里会突然游出青白色的水蛇,胆小的女生会吓得尖叫起来,而勇敢的男生知道水蛇没有毒,眼疾手快地捉住水蛇的尾巴,使劲来回甩几下,水蛇就不会动弹了。  我庆幸自己有劳动课这种经历,学到了一些平时在书中学不到的东西,遗憾的是,劳动课只能成为内心深处一段美好的记忆,如今别说劳动课,连学生的劳动意识也淡薄了,动手能力自然会下降。他们虽然能接受越来越“高深”的教育,懂得电脑、知道ABCD、了解宇宙……但在“分数第一”的“引导”下,不用说劳动,有的学生连煮熟的鸡蛋都不会剥,苹果都不会削,不用说洗衣做饭,有的孩子在家里,连天下雨要赶紧收衣服都不知道。  如今的孩子,平时有很多事情要做,他们要学钢琴、舞蹈、绘画、书法……然而都是在内环境中进行,而无法在野外劳动中寻找快乐、接触自然。“忙碌”的孩子便渐渐失去对自然、对劳动的意识,继而弱化了人类有别于动物的最基本的动手能力。  想到这些,不禁让人有些担忧,但愿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茨菰情深  □章桂云  又到茨菰上市的时候了,我很怀念茨菰的苦味,想念茨菰熬成的像乳汁一样的汤香,自然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去世的妈妈。  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那时的条件很差,家庭温饱都成问题,在我刚出生那年,妈妈就是以一汪水塘里父亲栽种的茨菰为主食,才能保证有充足的奶水供我成长。待我到了周岁后,仍是那塘茨菰成为我的主食,白水煮熟之后将茨菰搅成糊状,再蒸熟就是我吃的高级天然“奶粉”。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每逢茨菰上市旺期,妈妈都能做出各种各样的茨菰食品,当然都是素食居多,尽管有点“苦”“土”的味道,我还是特别偏爱茨菰,每次放学回家总喜欢帮妈妈清洗茨菰,也特别喜欢一个个像阿拉伯数字“6”的茨菰,在我的指挥下排成“666”的茨菰部队,俨然是大将军在有计划地调动士兵,随时接受我的检阅,这就是我童年时期常做的茨菰游戏,我在这“六六大顺”的游戏中健康顺利地成长着……  茨菰是一种无公害的绿色保健食品。中医认为茨菰性味甘平,生津润肺,补中益气,对劳伤、咳喘等病有独特疗效。茨菰主要成份为淀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富含铁、锌、硼等多种活性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机能有调节促进作用。此外,将鲜茨菰切碎,加上适量冰糖和豆油煎煮,临睡前服用可治疗肺结核引起的咳血。将茨菰捣烂与生姜汁调匀,涂敷于皮肤肿痛处,有消炎、退肿、止痛之效。  茨菰的叫法多种,比如慈姑、芽菇等,还有燕尾草。《本草纲目》说:“茨菰一株多产十二子,如茨菰之乳诸子,故以名之。燕尾,其叶之像燕尾分叉,故有此名也。”茨菰究竟是不是一定结十二子,我们姑且不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多子,所以又被民间视为吉祥物,我们这里的人们在春节时总喜称茨菰为“吉祥”。  逢年过节时,我特别喜欢妈妈做的茨菰烧肉,茨菰是茨菰,肉是肉,清清爽爽的,酱红的肉,白色的茨菰,撒点青蒜末,可谓色、香、味俱全,吃到嘴里就更妙了,粉粉的,是一种很有咬嚼的粉,是一种浸入了肉味而又略带点苦味的粉,而不是没有味道的粉。  平时回家的时候,妈妈知道我特别爱吃茨菰,往往在乳白色的茨菰汤中加两个蛋包,放上一汤匙的白糖,看到那一个个熟悉而可爱的“6”围在蛋包四周,闻到那特有的香气,那浓浓的家乡情、暖暖的慈母爱,还没亲口品尝就已经醉了……  如今茨菰又上市了,却再也吃不到妈妈做的茨菰美食了,妈妈,我好想您!  蘑菇宴的主角——金针菇  □宋宪章  每年冬春之时,杭城的农贸市场上,都能见到一种奇特的蘑菇:像金针菜(黄花菜)一样色泽金黄(也有白色的),又像绿豆芽一样柔嫩细长,而菌株顶上,长着一个金色(或白菜)的纽扣似的菌盖,它就是蘑菇家族古老而又新颖的成员——金针菇。  以前,金针菇还只出现在国家级的宴会上:1984年4月26日,李先念主席在钓鱼台国宾馆宴请里根总统一行的筵席上,有一道被西方誉为“增智菇”的金针菇菜肴,此物当时还罕为人知。金针菇,又名金菇,属担子茵纲伞菌目白蘑菇科金针菇属;菌体内含有丰富的精氨酸和一般食物中常缺的赖氨酸,对儿童智能发育有促进作用。故西方人称之为“增智菇”或“智菇”。此外,它还有“火菇菌素”及多糖体,有助于抗癌。  究其历史,在华夏神州,老早就有金针菇的踪迹,但当时主要是自然野生。元时《农桑辑要》一书,就已记载了它的存在。可是后来在历史长河中,却湮没无闻。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闽南有关部门从日本引进新的栽培技术,主要是“黄化”技术,才使其从原先的褐色,变成娇黄(或纯白)柔嫩,古老的名菌,从而在形态、色泽、口味上都起了根本的变化,成为中西合璧的绿色食品。  杭州最早制作金针菇菜肴出名的是西子湖畔华北饭店的名厨罗玉桂。1986年初夏,有关部门在华北饭店举办了一个蘑菇宴,笔者也曾应邀得以赴宴品尝。始知这一名菇已进入古城,并以它多姿多彩的花色品种,令人食指大动。这个难能可贵的蘑菇宴,共上冷盘一个,小碟八味,热菜十一道,点心两种,全用猴头、银耳、草菇、香菇等蘑菇作主料做成,其中金针菇菜点就有五只:银丝双脆、金菇里脊、芙蓉金菇、金菇银茸酥糕、小鸡金菇酥。运用了凉拌、滑炒、烩、蒸、点心等五种制作方法。比如凉拌的银丝双脆,以爽脆的海蜇皮丝配以脆嫩的金针,浇以麻油、辣油、酱油,香、辣、脆、鲜、嫩,五美兼之,十分可口,食者无不为之倾倒。筵席的主要制作者就是罗玉桂,他还与食用菌研究者倪宗跃共著《中国食用菌菜谱》一书(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一个蘑菇宴,一个蘑菇菜谱,使得杭州人逐渐熟悉了这种有益人体的绿色食品。  而今,杭城郊县的农民已经大量栽培金针菇,每到冬春之时,纷纷上市。市民们都能吃到这种口味爽脆鲜嫩而又营养丰富的名菇。  金针菇,质嫩味美,最宜沸水后凉拌,又宜入汤制羹、配肉丝滑炒、做火锅菜……  朋友,寒凝大地金菇生,正是品尝好时光!
  新嫁娘的钥匙袋  □吴桑梓  古老的锁文化是私有制产生的象征,私有制也伴随着权力的拥有。所以,当一个人拥有了开锁的钥匙,也就是拥有了权力。  现在有的孩子假如生长在双职工家庭,小小年纪的嫩脖子上就会挂上钥匙,而在过去,这是不可能的。就是那些已是成年的男人,只要父母健在,也是不可能拥有钥匙的。但女人则不同,她的出嫁之日,就是拥有钥匙之时。   当然,她所拥有的绝不是开启仓库和钱柜的大权力钥匙,而是开启她陪嫁笼箱和梳妆盒的小巧玲珑的钥匙。可以想象,一个新嫁娘在拥有钥匙前的那种喜悦心情。于是,新嫁娘在准备嫁妆时,不但要绣鸳鸯枕、龙凤被,还要绣制钥匙袋。  旧时的锁结构极为简单,钥匙当然也不复杂,只是一条薄片儿前带个弯就行。旧时的锁用料有木、铜、铁三种,那木锁大都是用在门上的,笼箱上所用的是铜锁和铁锁了。富裕人家用铜锁铜钥匙,家境差一些的人家只能用铁锁铁钥匙了。但不管是铁的还是铜的,新嫁娘都会精心绣制一只钥匙袋来装。  制作钥匙袋得选用丝绸和锦缎,剪成钥匙长短的长方形,然后绣上吉祥如意的花卉、鸟、虫、鱼,如:表示夫妻恩爱的莲藕、玫瑰等;表示家庭幸福的蝙蝠、梅花鹿等;还有用十字针绣出的几何图形里面嵌上吉祥字的。总之,小小钥匙袋上绣的是新嫁娘那份祈求幸福生活的心情。在绣好的丝绸锦缎后面要衬上一块布,然后四周滚边,再用寿字结缝合,钥匙袋就成功了。  在新嫁娘出嫁前,由她的娘将放入钥匙的钥匙袋压进箱底,上面再放上陪嫁物品,一般都是新嫁娘亲手做的衣裙。那锁只用一块红布包着,挂在箱子上装样子的,不能真的锁上。等到新嫁娘到了夫家进入洞房后,就得由男方的女性长辈或长辈请来的有福有寿的女性进行开箱仪式。  开启箱子后,要将箱内物品一一亮相,一则是让大家知道新嫁娘的家底,二则也让大家看一看新嫁娘的手工。最后,开箱人将箱底的钥匙袋郑重地交给新嫁娘,等到把拿出的物品一一放回箱子后,让新嫁娘真的把锁锁上,开箱仪式才告结束。不管新嫁娘的陪嫁有多少只笼箱,但开的只是放有钥匙袋的那一只。  大多数新娘在婚后,只用钥匙而不用钥匙袋,那钥匙袋仍是压箱之物。现在七八十岁以上的老妇还珍藏着钥匙袋就说明这一点。  新嫁娘用钥匙袋这个习俗流传了多少年无从考证,但消失还是近代的事,我幼年时代曾作为童男童女参加过几次婚礼,看到过开箱仪式,也看到过新娘接过钥匙袋那种娇羞的神态。
  主办  江干区人文钱塘  文化传播促进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钱塘文化之乡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