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浪闻莺 发表于 2019-6-4 21:37:33

实锤!良渚古国就是三皇古国 中华5000年

良渚文明在《史书》有没有记载?

首先,表扬一下题主用“文明”两字,因为良渚遗址绝对算的上“文明”,虽然它缺乏国际公认的几大标准,比如青铜器——良渚文明不是青铜文明,这是可以肯定的,因为没有发现青铜工艺的遗存。更重要的是良渚遗址的玉石文化所占比重太高了,“良渚古国”是一个超级玉石大国,其玉石崇拜已经到了夸张的地步:

大英博物馆藏良渚的“千层玉琮”。
这种崇拜情节与规模远超后世,而且其玉石形制与礼制形式对后世也有决定性的影响。
如果以后没有再发现比良渚古国更大型的玉石古国遗址的话,那么,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良渚文明是中国玉石文化的最大源头。





虽然其玉石文化特征与同时期的北方红山文化,以及更早的兴隆洼文化(8000年)有联系,但是不管是红山还是兴隆洼的规模,都远远无法和良渚古国的规模相比。
这就是为什么说它是“文明”,尽管它不仅没有青铜器也没有成系统的批量文字,但是国家形态该有的东西,它都一应俱全:


特别是超过8平方公里的水坝与配套的水利工程








这是“文明”的如山铁证。
另外,现在很多人以为陕西神木的石峁遗址是中国的史前第一巨城,但其实良渚古城远远大于石峁:
✔都城290万平方米(宫殿区)
✔“王畿”——环太湖的周边同类型遗址、有功能互联的证明,比如粮仓、墓地、交通、村落房址等等,达到恐怖的800万平方米。
良渚古国的核心区域>1200万平方米。
再加上其辐射范围:北上到达了山西(陶寺与石峁)、南下延伸至广东(韶关和广州),西进抵川蜀之地(三星堆),东扩则统计整个东边(山东、江苏)。
“良渚古国”的“文化疆域”相当于2/3个中国版图!   

这,也是国家认定“良渚文明”是证明中华文明5000年的最好力证和申遗的根本目的。
好了,说完“文明”,那问题来了:
史书有没有记载了?
答案是:系统性或明确的记载是没有的。
但是,“碎片化”或“模糊化”的记载是有的。主要有几点:
1、良渚古国让人初窥“三皇时代”真容在司马迁《史记》的上古与远古王朝记载里,夏商周以前是“三皇五帝时代”,又分为“三皇时代”与“五帝时代”,其中“五帝时代文化”以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为开元,估算黄帝时代最远不早于4500年前。而良渚文明则是距今5300-4300年,因此,良渚文明的衰落期显然不适用于黄帝时期或五帝时期的辉煌事业。
目前的所有历史记载,也不支持五帝中的哪一位曾在东南方建立过帝国。
如此一来,只能往上推测,也就是三皇时代:
战国楚奇人“鹖冠子”在他的书中《王鈇》说:"泰上成鸠之道,一族用之万八千岁。"宋陆佃解:" 成鸠,盖天皇之别号也。"   

「成鸠氏之国」的地望锁定在楚过境内,符合良渚遗址的所在。
又:“(成鸠氏)有天下兵强,世不可夺……成鸠所谓得王鈇之传者也……王鈇者,非一世之器也。以死遂生,从中制外之教也。后世成至孙一灵羽理符日循”。《鹖冠子》明确说道,成鸠氏族是以斧钺(鈇)来代表权力象征的,并且以斧钺作为传国王器(传者也、后世……日循)。
良渚古城内的反山墓地12号大墓主人左手边确实有一件举世无双的玉钺。

柳浪闻莺 发表于 2019-6-4 21:40:27




这就是史书记载与考古发现的相互印证,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二重证据法”之实证。
and:虽然良渚并未发现大量兵器,似不符合《鹖冠子》之“世不可夺”的记载,但良渚遗址是被人为放弃的(目前原因尚不明了,有洪水说、战争说),因此,兵器很可能被带走了,这是很有可能的。
   
1951年在江苏淮安的青莲岗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存,其中出土了大量贝壳,经C14测定为5 600±80,由此可知,江苏、甚至包浙江北部一带,是古海岸线。   

总之,无论如何,建造了一个如此大国的文明,没有武器是反常的,显然是不可能的。
2、良渚古国暗示“虞朝”可能真的存在

关于虞朝的史书记载在此不再引述,因为史书中的记载是十分明确而且非常多,特别是《韩非子·玄学》一句:“虞、夏二千余岁,商、周七百余岁”的这句话,竟然和良渚古国不谋而合。
韩非子是战国中后期人,他所生活的年代距商末大概就是700多年,则“虞、夏二千余岁”是指他生活的年代距虞朝有2000年了。
已知商朝大概历510多年,夏朝大概历471年。则:周700多+商510+夏470=1680多年。也就是虞朝的起始年代大概是5100-4100年间。病狗!(Bingo),与良渚文明年代完全重合!
巧合得实在有点阔怕!(史书记载真准)。
好,那么又有新的问题产生了:
良渚文明具备一个王朝的条件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除了前面提到的王城、“王畿”规模和设施,还有水坝、玉器等等。
更有力的实证是:考古专家发现良渚古城的“持续建设时长”长的可怕。。。。
古城城垣、外城以及水坝坝体,再加上古城城内南北400米、东西600米的莫角山高大堆筑台基的土方量,总计约1100万立方米。这是个惊人的数字。若以开采、运输和堆筑1立方米的土石各需要1人/日计, ① 估算所需3300万人/日;若每天出工1000人,每年出工30万人,整个工程需要连续建造110年。   

对此,专家总结到:也许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未必如此慢条斯理,而是集中在几个较短的时段里的特定季节完成的。如果是这样,则每天动员的人众数量就更大。发动如此规模的劳工队伍,对其令行禁止地分配调度、为其提供包括工具、饮食等后勤保障和进行有效的工程质量监控,这是一整套系统工程,而其背后一定存在着一个高度权威的社会动员和管理机制。推测它必然具有相当程度的强制性色彩。   
也就是说:无论良渚古城是短时间建设的(110年),还是长时间建设的(300年)都已经无可争议的证明良渚是一个高度统一的霸权王国!
而最新的测年证据也实锤了良渚古城建设时间超过300年的推测:


屌!确实屌!!
我们也应当相信,先秦史家的严谨态度是可靠的,因为那时候的史官和懂得文字与知识的士大夫阶层都是世袭的。因此,那么多关于虞朝的大量记载里,先秦史家认为它比西周人尊崇的夏朝还要更久远与享国年限更长、更强盛。


这不得不叫人深思,而考古实证良渚古国的“持久强盛期”(建设时长超几百年,也就意味着强盛期也有三四百年,如此庞大的“史前巨兽”,要衰落,怎么也得有个两三百年,刚好对应良渚古国的“千年国祚”)同时也印证了,在距今5300-4300年间,以环太湖为核心区域的中国东南方,有一个神迹一般存在的“史前巨国”。
至少,这一点是毫无争议的。✔
3、良渚古国(虞朝)并未消失
这也是史书中留下“良渚古国魅影”的一部分,也是作者前面提到的,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是蛛丝马迹却不难查找。
考古发掘告诉了我们,良渚古国是真实存在的。那么,从4300年前开始,曾经辉煌到无以复加的良渚古国又去哪了呢?
前面也说了,良渚古国极有可能就是“虞朝”——而虞的本字,就是吴字。


再次指向东南,再次和良渚古国重合!

柳浪闻莺 发表于 2019-6-4 21:47:02

在夏朝建立前:东南并非虚无。
据史书记载,尧舜禹都是发迹于中原(晋南和驭西北地区),但非常奇怪的是,尧舜禹三代,竟然和东南都有很大的交集:
■尧时代
尧的儿子——丹朱,《竹书纪年》说尧让丹朱避舜于“房”、《史记》则说是在“南河之南”。
房,一般被认为是湖北房龄。
而“南河之南”——我们知道,唐以前“河”特指黄河,也就是说“南河之南”的最保守估计,都是黄河下游,也就是淮河流域、长江上游都有可能,总之都在良渚古国范围内。
最有意思的是,丹朱避让舜以后竟然叫“虞宾”——这又跟虞朝对应上了!


■舜时代
舜,大家都知道他叫有虞氏,名重华。
他所在的部落或封地,就叫“虞国”!
《古本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十四年,卿云见,命禹代虞事”。   

■禹时代
最有名的莫过于“大会诸侯”的“涂山之会”——在今安徽蚌埠。


大禹王朝与夏朝的建立就是因为这场大会,但既然大禹是在中原发迹的,又背靠尧舜王朝,那他建国却南下淮河去召集诸侯,这是哪门子的原因呢?
这桩历史谜案——与考古发现的良渚古国及失落的虞朝如此多巧合,不得不怀疑他们的联系。
而且,这次大会大禹的一个特别举动让“虞朝”呼之欲出——杀「放风氏」,然后“执玉帛亦有万国”。

毫无疑问,大禹到涂山大会诸侯,是为了确立他的地位、以及杀防风氏以立威——显然,这个东南地区的原住民防风氏不是个一般的人物,其他东南氏族也应该不一般。   
有意思的是:防风氏也善治水,会不会集体良渚古国的后人?   

■到了夏朝时,“虞”仍然举足轻重
少康自有仍奔虞。 伯靡自鬲帅斟鄩、斟灌之师以伐浞。 世子少康使汝艾伐过杀浇。 伯子杼帅师灭戈。 伯靡杀寒浞。 少康自纶归于夏邑——《古本竹书纪年·帝相》   


夏朝复国(驱东夷)就是在“有虞氏”的帮助下才完成的——这就坐实了大禹召集的诸侯不是一般人的猜想。而且大禹本人是出生在东南的(尧放鲧于羽山,江苏山东交界),他应该是早就和东南的诸侯们建立了亲密关系。也所以,东南成为了大禹的最坚强后盾。
在此,答主有个不成熟的大胆推测:从尧放丹朱于“房”做“虞宾”,而舜又放子义均于“商”(商丘),舜又放杀鲧于“羽山”——鲧之死,有尧杀和舜杀的说法,个人更倾向于是舜)。
这样一来一往,所谓“禅让”其实更像是南北政权的交易——“放子”实为“质子”。


而尧也罢、舜也罢,放逐/诛杀鲧,更像是为了中断南北政权的“禅让机制”。
只不过虽然杀了鲧,但却留下禹,未料到大禹能够借助东南的“良渚后裔”——也就是“虞朝”的残余势力而生存了下来。

柳浪闻莺 发表于 2019-6-4 21:54:51

至此,我们稍微理一下逻辑,就会发现“真相”很容易浮出水面:
尧是北朝的帝王,舜是北上发展的南朝虞之末代王子。
✔禹的身份暂且存疑。
那么,如何得出良渚后裔曾经北上了?
目前关于“良渚古国”灭亡的原因,尚无定论,但是一部分北上,另一部分南下,少量西进却是大概可以肯定的↓其中:北上的对推动尧舜禹三代的建立起了很大的作用——“尧都”,即晋南,古称又叫“虞”,因尧的原因而改为“唐”,后来春秋时又叫回“虞”,此可备为又一力证。   

而南下良渚人则参与了夏商之吴、越国的建立。西进的则参与了三星堆古国的建立(玉器影响非常大)。那么,大禹或可能是原东南方分裂后的虞朝“影子政权”(原虞朝王公贵族等)的代言人?
✔这样解释似颇合理。
总而言之,在尧舜禹时代,东南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具有左右天下大势的影响力,这是可以肯定的事。
如此一来,从考古与史书中寻找对应的,不是“良渚王国”与“虞朝”又能是何人呢??
最后还有一个偶然的惊人发现:力证良渚大墓就是天王成鸠氏

颛顼、重黎、昆吾、力牧、鬼臾、於则、玄寿、仓颉、诛夔、俞栿、仰延、夷牟、殳斨、大挠、竖亥、车区、奚仲、淫梁、番禺这些人名。

以及“良渚、盱眙、无锡、姑苏、余杭、余姚、诸暨、上虞、句章”这些地方名。
他们都是已经“绝种”了的称谓——都是传统或正统汉语系统里的“不通顺”词汇,自秦汉起,这些“词例”不再常见于史册。
这说明它极度古老,而且是另一个系统的。
根据古音韵学家的考据,这些词汇属于「古吴越语」,如:
绍兴古称“会稽”、苏州古称“姑胥”、金华古称“姑蔑”、吴国也称“句(gou)吴”。又《越人歌》:“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踰渗惿随河湖”——胥即苏。为古吴越语“满意”之意;杭,为古吴越“搁浅”之意。故,“苏杭”的意思就是指搁浅在一个好玩、快心的地方。   

而《越人歌》的主角是楚国王子。楚王熊渠的儿子鄂王「句亶」——这分明又是一个古吴越语。《楚辞》特有的“兮”也是春秋战国期间,东南土著特有的语气助词——这是个极强的证据。由从中原被分封到南方的楚人深受古吴越语影响的例子,可侧面看出:在商周之时,东南方有一个分布广泛的文化圈。这说明它由来已久——就是前面笔者提到的,夏商吴越古国,有良渚后裔的参与。那么,这个“文化圈”当然只能是“虞朝”,也就是“良渚古国”的保留。
同时:越,又通“钺”——出土越王勾践剑上就的“鸟虫书”铭文就是这样写着的:


(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毫无疑问,如同“越”同“钺”一样,“句(gou)”也通“鸠”:
也就是天王「成鸠氏」实为「成句氏」。而吴国,的确又可称为「句吴」。✔这就又和“古吴越语”对上了。✔而且,这是一例“二重证据法”的考古与历史相印证的发现。那么,“句”作何意也?(在古吴越语中)
《山海经·海外东经》:“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郭璞注:“木神也,方面素服”——这就是芒神为人首鸟身、骑龙的形象。   


根据古音韵专家的研究,“句”为古吴越语的冠首词,无具体意义,但是却拥有「神性」——因此,既然“句”就是“鸠”,那就是良渚古国(虞朝)与吴越古国都是信仰鸟的对不对?




而实际上,哪怕是良渚玉琮上那个著名的、被认为极有可能就是良渚古国王者艺术形象的那个人面,也是有鸟纹组成的。





后来发展成夏商周青铜器的「凤鸟纹」:


同样的道理,为何以楚国为首的夏商周东南诸侯国都通用“鸟书文”(笔法飘逸、挥洒)呢?


因此,这个中华文明的第一个“国徽”不是“句(鸠)芒”和成鸠氏还能是谁了?
最后,用证实了陶寺遗址为“尧都”的何弩老师的一句“强音”总结本文,在他遭到屡屡质疑的时候,他说道:
单独拎出来(一个证据),都是可以质疑的。但是,所有的证据链拿出来,并且都能连在一起,你是很难反驳的——何弩。毫无疑问:良渚文明就是虞朝,也就是天王成鸠氏的古国——中华5000年不容否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实锤!良渚古国就是三皇古国 中华5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