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在线 发表于 2019-4-10 10:54:47

各国对美国评级“霸权”挑战能否成功

美国转移风险:欧洲深受其害
今年5月有报道称,去年年底,当美国政府的债务爆炸性扩张、美元危机在即之时,全世界的注意力却被非常巧妙地导向了希腊和欧元。可是实际上,目前在各国央行的储备中欧元占据的比例达到了30%,是美元唯一的国际货币竞争者。在“踩希腊、踩欧元”的过程中,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做了大量手脚。
2009年11月,穆迪把希腊的评级降低,激发了对欧元区发生危机的担忧,资本就从欧洲流出,转向了美元。在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台救援希腊方案之后,标普仍将希腊主权评级降至“垃圾级”。6月14日,穆迪又将希腊主权信用连降4级,使之沦为“垃圾级”,意味着一些投资者今后按其投资规定将不能再购买希腊国债。最近,评级机构又连续下调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主权信用级别,使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
但是,每当真正的威胁到华尔街或者美元系统的危险逼近的时刻,这3家机构都会保持可疑的沉默。例如,这些机构至今仍然维持美国和英国最高的AAA评级,无视两国巨幅财政赤字和存在争议的经济模式。
江涌表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国的那些次贷产品数欧洲买得最多,因此成了危机的最大受害者。受创后的西欧国家的投资机构这时开始把原本投在东欧、南欧的资金往回撤,因此现在就出现了东欧、南欧国家大受影响的局面。
陈凤英说,欧洲的确是存在问题,但不断遭降级促成市场恐慌,3大评级机构在欧洲债务危机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希腊10年前为加入欧元区隐瞒了真实的债务情况,这些问题评级机构怎么早不发现?”
挑战金融话语权:道路还很长
江涌认为,欧洲乃至世界各国挑战美国金融霸权的行动才刚刚开始,挑战之路也将比较漫长。其中存在两个原因。首先,三大评级机构的地位仍然比较高。江涌表示,穆迪和标准普尔历史都已有百年,市场地位稳固。其次,评级机构的背后有美国的支持。“你挑战的是美国,而不是穆迪和标准普尔。这就很困难了。”但江涌也强调,评级机构多元化是大势所趋。美国搞金融垄断这么多年,却搞得乌烟瘴气,国际经济界都在“人心思变”。他认为,本国的评级机构到底能不能搞得起来,与国家的综合实力有关。一个国家强大了,这个国家的评级机构就强大,反之亦然。他认为,欧洲、中国、印度更有希望挑战成功,因为这些国家有民族独立性,要求话语权。
陈凤英认为,欧洲、中国等打算或已经推出自己的评级机构,这不是在挑战美国三大评级机构,而是不想再受人摆布。但目前来说,各国还没有这个力量与美国评级机构抗争,因为三大机构的影响力太大了。她表示,金融格局的变化要晚于经济格局的变化,货币格局的变化又晚于金融格局的变化,而评级是金融格局中的一部分。现在,世界经济格局已经产生了变化,但金融格局变化不能在短时间里见分晓,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小资料
国家信用评级
所谓国家信用评级,是指评级机构依照一定程序和方法对国家信用等级进行评定,并用一定的符号来表示评级结果。目前国际通用最高信用等级是AAA级。
德国媒体称,美国3大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垄断了全球92%的信用评级。(记者 彭玉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各国对美国评级“霸权”挑战能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