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在线 发表于 2019-4-10 10:55:51

苹果价格猛涨 谁会接棒农产品炒作潮

新高又见新高 “糖高宗”牛气冲天
当胡大宝们为收苹果难而发愁时,在糖市摸爬滚打10多年的李凡(化名)正为是否跟进报价而备受煎熬。与苹果一样,甘蔗减产预期成为糖期货和现货市场炒家的主要理由。
在10月的10个交易日内,白糖期货价格上涨了16.14%,而自5月18日以来的5个月内,白糖期货价格上涨了41.46%。如果按照10%期货保证金计算,做多资金在这轮行情中的收益应在10倍以上。
几天前,6500元/吨的糖价是李凡的心理价位,但仅仅过了3天,糖现货市场报价就达6900元,逼近7000元大关。跟进,前面可能是万丈深渊;撤退,则可能踏空有史以来最好的牛市。李凡很是“纠结”。
李凡说,糖是季产年销商品,每年11月份至次年4月份为生产期,这就决定了每年10月份是糖库存最少的时候。随着新榨季进入中期,也就是每年1月份左右,糖产量基本清晰,如果市场供需缺口进一步加大,糖价必然进一步上涨。
10月22日,2010/2011榨季第一批21万吨国储糖开始竞卖,起拍价4000元/吨,开拍后价格一直飙升,日照凌云海仓库10月底提货的糖价在下午2点钟已经超过了6700元/吨,而11月中旬提货的广东金岭糖厂仓库糖价报6830元/吨。
此前国储糖已放储170万吨,加上此次21万吨,今年国储糖有近200万吨进入市场。不过,在牛市行情下,本意为平抑糖价的放储,市场有了另一种解读。就在国储糖拍卖前夕,业内人士指出,此次拍卖将比9月中旬那次拍出更高的价格,到时又将提振批发市场价格,进而影响现货市场报价联动上调。事实果真如此,竞卖当天,柳糖现货报价6700元,武汉现货报价6900元,长沙现货报价6850元。
在现货市场带动下,今年11月份交货的郑糖SR1011合约报收6539元/吨,并一度触及6638元高位。郑商所其他白糖期货合约22日全线上涨,涨幅在40元到202元不等。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糖业研究员表示,10月22日,批发市场现货合约柳糖S10103收盘价为6648元/吨,上涨200元,但成交量只有200手(每手5吨)。而此前一天,柳糖S10103收盘价上涨120元,成交量只有20手。这种无量上涨行情明显是游资在炒作。
李凡说:“大家判断销区已经没有糖了,拍卖国储糖更加证实市场已无糖可售。”不过,“现在太疯狂了。”李凡说,在6000点以上就准备撤退了,糖圈内的老玩家都已袖手旁观了。
实际上,很多业内专家认为,“糖高宗”的减产理由并不充分。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广西调查发现,尽管部分地区甘蔗减产的可能性很大,但全广西都减产的可能性并不大。
异常天气是业内预计糖主产区减产的主要原因。每年2月、3月期间是甘蔗出苗期,广西来宾正常降雨量可达144毫米,但今年只有10毫米,降雨量比正常年份少94%。干旱导致来宾甘蔗出苗不齐,这是来宾甘蔗减产的主要原因。在经过4月的持续低温以及5月、6月的特大暴雨之后,来宾6月迎来了20多天的高温期,导致水份蒸发过快,影响甘蔗生长。“甘蔗株高比同期矮30公分,株数少10%。”广西来宾市糖业发展局局长李晓江说。进入9月,广西雨水比往年偏多,这导致甘蔗的生长期延长。
李晓江预计,来宾市今年的甘蔗产量同比将下降10%,从去年的941万吨下降到850万吨。广西是全国主要糖产区,蔗糖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来宾与南宁并列为广西第二大甘蔗产区,第一大产区为崇左,第四为柳州。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石牙镇古练村蔗农韦小忠的情况佐证了上述判断。韦家今年种植了6亩甘蔗,预计每亩产量5吨,总产量预计30吨。而去年韦家种植8亩甘蔗,每亩产量为6吨,总产量在48吨。抛开因家里人手不够减少种植2亩甘蔗外,韦家甘蔗亩产量下降了16%。韦小忠说,这是因为今年年初广西遭遇大旱,甘蔗出苗率比往年少。
不过,这并不能代表全广西的情况。根据广西糖网9月份的调查,尽管来宾和柳州的甘蔗长势不如去年,但崇左和南宁的甘蔗长势与去年相当甚至超过去年同期水平。而在10月份刚进行的调查显示,尽管广西来宾甘蔗将减产10%,约100万吨,但崇左地区的甘蔗今年将增产200万吨左右,而南宁和柳州两个地区的甘蔗产量基本与去年持平。估算下来,今年广西的甘蔗产量甚至有所增产。
相似判断还来自广西糖协理事长农光。他于10月17日在云南昆明举行的糖业座谈会上介绍,2010年广西统计局数据表明,广西甘蔗种植面积为1530万亩。种植面积比去年有所增加,但广西食糖增产数量并不大。
左:广西蔗农韦小忠在蔗田辛勤劳作。中:山东栖霞苹果遭抢购,工人工资随之看涨。右:消费者在北京某超市选购苹果。(记者 李少林 陈莹莹 车亮)
初显轮动迹象 农产品炒作难言退潮
在10月的10个交易日内,白糖期货价格上涨了16.14%,现货市场报价逼近7000元大关。跟进还是撤退?
“农产品早已进入牛市。”东证期货研究员鲍红波认为,从早期的“蒜你狠”、“豆你玩”到已经启动的“糖高宗”,再到最近的早籼稻等价格上涨,今年农产品牛市行情呈现品种轮动态势,大豆、豆油可能成为接下来最有可能上涨的品种。
银河期货分析师郭献阳表示,今年游资之所以盯上农产品,根本原因在于流通性充裕,而相比于已经上涨的工业品,农产品还处在价值洼地。而在通胀预期下,人们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必将上涨。
鲍红波表示,资金在选择炒作品种的时候,往往选择供需面比较紧张,同时国家没有较强调控能力的农产品。
以糖为例,我国年消费量在1400万吨左右,上个榨季的产量为1074万吨,今年前8个月进口101万吨,预计全年进口120万吨。加上一些国储糖,我国每年糖供需缺口在100万吨以上。糖供需面紧张情况近几年一直没有得到改善。
李凡说,正是看到每年10月糖供需缺口难以弥补,江浙资金都会提前布局进来炒作糖价。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数据显示,有江浙资金背景的浙江永安、珠江期货、新湖期货等从5月开始一直在做多白糖期货。郑糖主力合约SR1105持仓结构显示,浙江永安多单近几个月来都呈逐月递增态势。
在糖涨价预期下,行业资金套保意愿不强。目前,郑商所白糖主力合约上,有糖厂资金身影的万达期货、中粮期货空单并不多。“主要是这些资金去年将糖卖在5000元左右,今年就不敢过早作套保了。”李凡说。
郭献阳认为,农产品期货炒作的轮动脉络非常清晰。“在此波牛市中,具有工业属性的白糖、棉花最先发力,而基础属性的小麦、玉米随后;接下来有上涨潜力将是豆类。豆类产品对国外依存度较高,难以调控。”
鲍红波认为,国家调控能力强弱也是资金选择炒作品种的重要标准。调控能力较弱的品种价格容易大幅上涨,白糖、棉花就是如此。以棉花为例,目前国家很难通过释放库存再平抑棉花价格。实际上,10月份新棉上市,各地资金进场收购,抢购现象严重,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收不到棉花的现象。
糖亦如此。我国每年糖进口配额为192万吨,但随着国际糖价高企,进口糖亏损导致进口意愿不强,而随着近几年糖供不应求,国储糖越来越少,对市场调控能力越来越弱。这也是市场愿意高价接手国储糖的原因所在,“越卖就会越短缺”。
李晓江透露,来宾糖厂已无糖可卖。尽管中国证券报记者在来宾月度产销单上看到,来宾还有26吨糖库存,但李晓江说,这些糖已被人偷卖了。
而对于国家调控能力比较强的稻米来说,价格不容易出现较大幅度上涨。鲍红波说,一是国家稻谷库存较为充裕,二是粮食如果大幅度上涨将推高CPI,进而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居民生活。他认为,随着农产品上涨品种的轮动,未来大豆、豆油可能是最有可能上涨的品种。
郭献阳同样认为,豆油的上涨空间将进一步打开。7月以来,豆油价格上涨了30%左右。他认为,这波农产品牛市行情将最终以豆油价格攀至高峰而结束,预计在明年3月、4月份南美巴西、阿根廷等豆类出口国收割之前。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自然灾害是很重要的因素,农产品供给受到了较大影响。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市场流动性较充足,导致炒作资金寻找盈利出口。选择炒作农产品是因为其资金量不大、风险小,更容易炒作。但当前的农产品炒作应该是短期的,当其他的市场有投资机会,这些炒作自己肯定会离场。
鲍红波警告说,近两三年来,农产品牛熊周期很短,2007年是牛市,2008年是熊市,而短短1年多后又到了牛市。牛熊转换太快,要警惕市场暴涨之后掉头向下。
庄健表示,短期的行政手段可以抑制部分投机,而且长期市场的供求也会消化掉这部分影响。另外,此前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在很大程度上收紧了投机资金的源头,未来的投机应该会逐步减弱。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近日表示,不倾向于轻易地启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希望通过经济手段,包括加息、抛储这些手段来应对物价上涨,对经济基本面的损害更小一些。
“堵是堵不住的。按下葫芦又起瓢,投机者总会寻找到下一个炒作的品种。对于炒作农产品的资金,应更多地采用引导方式,打消他们的投机心理。”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建议,从两方面疏导资金,一是可以鼓励流入资本市场,解决企业的资金来源问题,解决资金结构过于依赖银行的状况;二是发展股权市场,比如PE、产业投资基金等。
此外,一些专家建议,应建立农产品价格异动检测机制,完善价格波动与低收入者补贴的联动机制。
资金炒作往往选择供需面比较紧张、国家没有较强调控能力的农产品。今年农产品牛市行情呈现品种轮动态势,大豆、豆油可能成为接下来最有可能上涨的品种。(记者 李少林 陈莹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苹果价格猛涨 谁会接棒农产品炒作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