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在线 发表于 2019-4-10 10:55:56

沪指创年内最大周涨幅 急涨引调整之忧

新华网北京10月16日专电(记者华晔迪、赵晓辉、陶俊洁)正如诸多业界人士所料,股市节后启动今年以来最为迅猛的上涨,截至15日收盘,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分别较节前上涨11.88%和11.31%,而本交易周两市大盘涨幅分别达到8.49%和7.17%,沪指创下今年以来最大单周涨幅。
    综合一周看,上证指数收报2971.16点,逼近3000点,深证成指收报12765.5点,分别较上周五上涨8.49%和7.17%,其中,沪指创下年内最大周涨幅;与此同时,两市成交放出巨量,五个交易日均保持在4000亿元上下,其中,沪市周五成交量达到2776.49亿元,也创下今年以来最高水平。
    相关人士在分析原因时将上涨归于两大因素:一方面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在不断增加,其中,9月PMI连续第二个月上涨,已出台的9月份经济数据也较为乐观;另一方面日美宽松货币政策增强全球通胀预期,海外市场表现强劲。
    而西南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番上涨主要反映全球性汇率大战导致资金对通胀的预期增强,保值增值的意愿强烈,进入股市的速度也十分迅猛,再加上“十二五”规划创造多个热点板块,三季报陆续披露也提供丰富择股依据,上涨是多个利好因素合力所致。
    对此,来自申银万国研究所的分析说,上涨主要源于市场风险释放、预期修复,此前最大风险在于房地产调控,随着调控新政策逐步落实和住宅供应量释放,进一步调控风险在逐步降低,另外,尽管短期CPI仍有走高可能,但随着秋粮丰收以及物价基数效应强化,CPI即将见顶回落,市场对宏观政策紧缩的担忧也将逐渐解除。
    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文招说,相关迹象显示宏观环境正从类滞涨向再次攀升转变,给市场带来一定上升空间,并促使出现大盘股和传统周期性行业产生阶段性的估值修复行情。
    不过,两市急涨也引发分析人士对于下周市场出现显著调整的担忧,尤其是周四两市大多数个股告跌,分别仅有171只和199只个股上涨,周五两市上涨家数同样不敌下跌家数,以及此中隐藏的市场格局分化、调整压力累积最为引人心忧。
    回顾本周两市上涨,不难发现,两市上涨格局正在发生变化,由启动时的普涨转向呈现明显的行业分化,比如,金融、有色、采掘类板块一直保持较为明确的上涨态势,而农林牧渔、商业贸易等则在短暂上行后出现明显回落。
    此间分析师观察认为,市场格局分化正在加剧,调整压力逐步累积,此轮行情已由反弹启动时的普涨转为日益严重的两极分化,市场风格快速逆转、加剧分化形成新的不平衡因素,另外,赚指数不赚钱的状况对投资者心理也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此外,有分析人士担忧,两市短期量能消耗过大,短线可能面临缩量调整,此轮上涨中权重股成功走强不可缺少量能的支撑,连续数日巨量对资金需求急剧扩大,考虑到全年新增信贷额度预计不会放宽,场外增量资金支撑将有压力。
    关于后市,申银万国研究所认为,近两日盘中几次出现的量价背离以及最近几天股指期货交易中常见的负基差表明,谨慎的氛围在增加,市场短线可能面临缩量调整,不过,即便调整,也不表明本轮行情就此结束。
    张刚分析说,市场短期调整的风险在加大,尤其是资源股和金融股等权重类板块在短期累积较大升幅之后将进行技术性调整,他同时认为,下周“十二五”规划的相关题材有望接过接力棒,继续担当领涨重任,预计市场下周会维持升势,但短期内需要进行技术性调整以消化超买的技术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后续可关注因素仍较多:正在此间举行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国家统计局即将公布的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正在逐步公布的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10月份开始的解禁高潮及创业板公司解禁等等,“市场仍将处于边走边看的过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沪指创年内最大周涨幅 急涨引调整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