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云是怎样形成的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珠穆朗玛峰脚下,你就可以远眺这位女神的美姿,山峦奇峰在云海中时隐时现,耀眼夺目的冰雪世界尽收眼底。还有,使你十分感兴趣的是飘浮在峰顶的云彩。这云彩好像是在女神身后飘扬着的一面旗帜。这种云也因此被形象地称为旗帜云或旗状云。 珠穆朗玛峰旗云的形状姿态万千;时而像波涛汹涌的海浪;忽而变成袅袅上升的炊烟;刚刚似万里奔腾的骏马,一会儿又如轻轻飘动的面纱,时常改变着这位女神的容貌。http://image1.8264.com/portal/upload/Image/2007/200705/20070511/20070511184831H6zP.jpg
旗云
在了解旗云的成因之前,还是先让我们看看旗云是怎样形成的吧!
潮湿空气在上升过程中,由于四周气压逐渐降低,气团体积就会慢慢膨大。气团膨大时要消耗其热能,造成气团的温度不断降低。温度下降必然会使潮湿空气中的一部份水汽依附在悬浮于空气中的烟尘微粒上,凝结成小水滴;当温度低于 0℃时,可形成小冰晶或小水滴统称为云滴。这种小而密集的云滴在靠近地面时常形成雾;如果悬浮在高空就是云。
旗云,在别的很少能够见到,甚至根本见不到。换句话说,旗云可以算是珠穆朗玛峰的一项“特产”。这从为什么呢?
也许是因为它很高吧!可是在珠穆朗玛峰附近超过八千米的山峰还有好几座,都算很高了,这些山峰并没有珠穆朗玛峰上这样显著的旗云。可见,旗云的形成,除了山的高度以外,还要有其他一些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
在雄伟的珠穆朗玛峰上,一般说来,海拔5—7千米的地区为冰雪覆盖。7千米以上的地区,由于高空风大,山坡陡峭,降雪不易堆积,因此裸露的碎石表面。每当日出后,受太阳直接照射,地表面性质不均匀,受热状况也就不同。冰雪面反射掉的热量较多,气温要比自由大气的温度低些。而碎石表面吸热快,地面附近的气温比自由大气的温度要高得多。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就会产生两个方向不同的局地环流。在7千米以上至峰顶,维持着显著的上升运动。在临近冰雪和碎石交界的地方,这部份冰雪面受热升华,给上升气流输送水汽。这样,既有了上升运动。又有水汽来源,成云自然就容易了,再加上珠穆朗玛峰顶部的高度,也正好接近于该地上升气流的凝结高度。因此,在顶峰常有对流性积云形成。云形成时被高空风吹拂,远处的云被吹散,近处的却由于不断成云,而被聚留下来。随着高空风、上升气流和天气系统的不同,旗云的形态也就不断变幻着。显然,由于夜晚碎石表面强烈的辐射冷却,沿山坡下吹的山风盛行,因此夜晚珠穆朗玛峰顶很难形成旗云。一般说来,珠穆朗玛峰旗云自日出后产生,中午前后最为明显。下午3、4点钟以后,由于对流愈加强烈,积云迅猛发展,致使山顶常被云遮蔽,也就看不到旗云了。
有经验的气象工作者和队员,可以根据旗云形态的变化来判断西风急流的强弱和高空天气系统的变化,作为登山天气预报的参考。例如,旗云拖得很长,顶部很低,云随风而动,反映高空西风甚为强盛。还有,如果旗云的方向由峰顶东南侧往西北移动,反映高空已改吹东南风,低压系统即将来临,天气可能转阴,甚至降雪。由于旗云的变换可以反映出高空气流的变动,因此,珠穆朗玛峰旗云又有“世界上最高的风向标”之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