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中的登山——读梁羽生的《冰川天女传》
读《冰川天女传》的时候还很小,后来再没碰过它,我几乎已经忘光了这部裹脚布书里说了些什么,只恍惚记得结尾处说的是一群武林高手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事。许多年后,我喜欢上了,忽然有一天想起来《冰川天女传》中关于登山的的那档子事,于是找出盗版光碟,仔细研究小说家眼里的登山运动,结果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于是把相关内容摘录下来,再用我所了解的数据作对照,虽说是和虚拟出来的古人较劲,但结果还是很有趣的。先交代一下书中登山的年代:那是清朝中叶,乾隆二十几年吧。这群武林高手攀登的原因是因为一个赌赛。
“金世遗……心中所想的,只是能够在死前登上珠穆朗玛峰。第一第二两日还没觉得什么,到了第三日,越上越高,但觉呼吸渐渐困难。金世遗没有现代人的常识,当然不知道这是因为缺氧的原故。要知本世纪初,欧洲的爬山家还认为八千米是登山的“极限”,山高达八八八二米(并非梁羽生抄错了数字,他引用的是1953年首次登顶珠峰的希拉里发表的数据),亦是地球的最高点,金世遗这时攀登的高度,已是接近七千米了(这一高度显然与后面的内容有冲突,改为五千多米比较合拍)……可是越上越高,那就越发难走。金世遗遥望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就像一个硕大无朋的宝石,在蓝天白云之中晶莹耀目,是那样的诱人,却又是那样的可望而不可及!金世遗打遍天下英雄,此时遥望珠峰,也不禁感到有些气馁。但他还是鼓勇前行。” (好家伙,他可是零装备登珠峰啊!佩服!)
“金世遗使劲的深深吸了口气,向着“冰塔群”奔去(冰塔林海拔5900米左右),脚步一抬,踏碎冰块,忽然触着一样东西,低头一看,却原来是一个外国人的尸体,在积雪里不知埋了多少年,尸体旁边有许多登山的用具,绳索衣裳都已风化腐烂了,触手即成碎粉,面目仍是栩栩如生。走不多远,又发现一个尸体,金世遗叹口气道:“千百年来,不知多少人因为攀登这天下第一高峰而埋尸雪地,三两日后,大约我也要步他们的后尘,与他们作伴了!” (金世遗居然还发现了外国登山家的遗体!历史记载,人类对珠峰的攀登历史最早始于1893年,但这一次以及1904年,1913年由军队组织的3次攀登均因当地人的反对而未能真正展开。直到1921年,英国登山队才第一次进入组织登山活动,习惯上都把这一次当作珠峰的第一次登山。)
“冰塔群”看来不远,走了大半天仍未走到,金世遗带来的干粮也已吃完了,幸喜高山上也有些动物,而且都是别处见不到的珍禽异兽,小熊猫在雪地上跳跃,见了人也不知道躲避,可爱极了,活像一个淘气的娃娃,金世遗舍不得打它,用石子打下了几头黄嘴山鸦,又猎了一只雪鸡(可能是金大侠累出了幻觉了,所以看见了小熊猫。但他居然打到了喜马拉雅黄嘴乌鸦,总算还对路,但再往下梁羽生还是说漏了嘴,那么高的地方哪来什么枯枝败叶?)。他随身带有火石,擦了许久,才擦出火星,高山上有的是枯枝败叶,可作燃料,但煮东西却比平地花多了不止三倍的时间,金世遗在那两个死了的“爬山家”的遗物中,捡出了个盛水的锡器(呵呵,这又是个常识性问题,锡器如何能在在这种低温环境下使用?这里还有一个故事:1867年的冬天,俄国彼得堡气温降到零下38摄氏度。这一年冬天俄国彼得堡海军仓库里发生了一件怪事:堆在仓库内的大批锡砖,一夜之间突然不翼而飞,留下来的却是一堆堆像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同一年的冬天,从仓库里取出军大衣发给俄国士兵穿时,发现纽扣都不见了,再仔细看看,原来纽扣处也有着一些灰色粉末。这一现象称为“锡瘟”,它的科学解释是:锡有3种同素异形体,即白锡、脆锡和灰锡。白锡在气温下降到13.2 摄氏度以下时,体积骤然膨胀,原子之间的空间加大,于是变成了另一种结晶形态的灰锡。如果温度下降到零下33摄氏度时,就会产生“锡瘟”,晶体锡会变成粉末锡。),把冰块放在里面,烧了一个时辰,水还未滚。金世遗吃了两头山鸦,半边雪鸡,喝饱了半开的温水,气力稍稍恢复,又向前行。”
“迎面是一条大冰川,冰川上有一块巨大的花岗石,被一座小山般的大冰块支撑着,形状酷肖一个巨型的“蘑菇”(这里应该是东绒布冰川的冰舌地带吧)。 太阳早已落山去了,一钩新月在珠穆朗玛峰上泻下幽冷的清光,群峰雪盖,喜玛拉雅山的夜晚,沉浸在雪光月景之中,周围数里的景物,还是看得清清楚楚,翡翠般的冰川,宝石般的冰塔,构成了绝妙的图画,奇丽无双!那是天公的大手笔,幻出了这人世间的神仙境界!然而这神仙的境界,却又是何其凄寂,何其清冷!金世遗除了静听自己的呼吸之外,眼前白茫茫一片,完全看不到有生命的东西,金世遗只感到自己也快要窒息了。 然而金世遗还是鼓勇前行。他抖一抖身上的冰雪,像是下了极大的决心,抖落了一切对于人世的依恋和记忆,将下面的世界连同李沁梅抛在后面。迎面是一道纵直的冰裂缝,阻着去路,裂缝深陷而狭窄,就像一条竖着的“冰胡同”(这里海拔6860米,“冰胡同”这个名称是1960年中国国家登山队对北坳进行侦察时叫开的,它高约20多米,是个宽约1米的冰裂缝。)。金世遗找不到出路,只好钻入了“冰胡同”。“胡同”幽深暗黝,虽有上面透下来的冰雪寒光,眼前道路已看不清楚了。金世遗但觉筋疲力竭,四肢麻木,只好在“冰胡同”中盘膝静坐,默运玄功。虽还可以勉强运功,但已不能像平时一样吐纳呼吸。坐了许久,真气兀是不能透过十二重关。金世遗在半睡半醒之中,渡过了二个漫长的夜晚。”(这么高的海拔还可以在零装备条件下露宿两个晚上没冻伤,到底是高手!)。
“第二日,阳光透下了冰胡同,金世遗精力稍稍恢复,又向前行,行了许久,才到冰胡同的尽头,又得向上面爬了。这冰胡同虽然只有二十来丈高(这里大概是抄错了,把米抄成了丈!),但却爬得非常吃力,寒风削体如刀,汗水仍是不停的从额角上淌下,金世遗接连几次从中途跌落下来,好不容易爬到了胡同的顶端但见日头已过中天,金世遗叹了口气,他的生命期限,已经不够两天了! ……走了一会,见一只雪羊从身旁经过,金世遗急忙跑去追逐雪羊(还有雪羊呐!!)…… 好不容易打下两头黄嘴乌鸦,生了半天的火(保不齐梁羽生还想说“拣了不少枯枝败叶”),把乌鸦烤熟,鸦肉粗糙,而且带有一股擅味,但在金世遗已觉得是最美味的珍馐。再行了半天,眼前景色突变。(爬完了“冰胡同”,上面是一段坡度约30度,长200多米的雪坡,雪坡尽头是一道高约50米坡度约70度的冰雪陡坡,这里海拔6950米,爬到北坳顶部就可以算是通过了北侧道路上的三大险关之一,“叩开了珠峰的大门”了,北坳顶部就是海拔7029米的“4号营地”。)这是凸出来的山坳地区,受的风力最大,狂风卷着积雪,吹得人难以前进,喜玛拉雅山诸峰,都是终年雪盖,只有这一处上面的,因为经常被狂风吹刮,山峰,也即是正向着金世遗的这一面山坡,积雪被风吹得干干净净,露出赭色的岩石,与周围景色大不调和,更增荒冷寂寞之感,令人惊然生惧!”
“金世遗在狂风中匍匐前进,爬到天黑,才通过这凸出来的山坳地区(海拔7028米~7450米的这一段大风口是北线的第二险关),可怜金世遗的手足都已磨得伤损流血,就在山坡上生起野火,睡了一晚,第二日一早起身,获得两只野免(野兔?!野火?!俗话说:事不过三,梁老头怎么可以一而再地为打野味、生野火而调戏我等!真让人生气!),果腹之后,又向前行。 这已经是金世遗生命期限的最后一天了。珠穆朗玛峰就在面前,看来并不远了。可是珠穆朗玛峰高耸入云,即算攀上了珠峰,还得多少时日才能到达峰顶?而今只有短短的一天期限,金世遗想征服珠峰的愿望看来是绝望了。 但他此际只有一个念头,要到达珠峰,要创造人类的奇迹!不管是否绝望,他仍是鼓勇前行。 越到后来,艰难越甚,金世遗张大了嘴拼命地吸气,仍然感到胸脯闭塞,喘不过气来,猛烈的西北风冲击着北峰和主峰的岩壁,带着暴雨一样的冰渣和雪粒,嘶啸着,翻滚着,形成一股强烈的旋风(这里的风最小的时候也有8级啊!),金世遗走不动了!在地上几乎是一寸一寸的爬行。 手触着珠穆朗玛峰的岩石了,金世遗的手足早已麻木了,这时却突感到一股清冷之气,精神陡的振作起来,终于触到珠穆朗玛峰的岩石了!好像回光反照的病人,受到了强心剂的刺激,金世遗又拼命的向上攀登。 突然间,眼前金星闪烁。头昏脑涨,除了一团团的幻影之外,什么都看不见了。最后的时刻到了…… ……已是力不从心,双手一松,登时跌倒珠峰脚下,他没有征服珠峰,却给珠峰征服了!”(看到这里,我倒更愿意相信金世遗是得了脑水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