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线以上的营地生活[组图]
这个题目是那两天在4.7km营地闲来无事时就拟好的。相信很多朋友如我这般曾经把想得很壮美,也如我这般被高海拔的环境折磨得十分狼狈。以下是个人的一些体会,希望大家一起来加入讨论如何在雪线以上的恶劣环境中保护自己,使自己活得更舒适一些。
http://image1.8264.com/portal/photo/200511/20051124-a/20051124101.jpg
以下简述这次在田海子几天的感受。
第一天,从4.1km负重攀登到4.5km处宿营,约10小时。因为劳累进了少量食物就睡了过去,除头痛外无大的反应。(服用散利痛和黑片)
第二天,爬升到4.7kmABC,约3小时。路程短,体力消耗小。约22点已进准备休息,此时暴雪并伴随电闪雷鸣,因担心被风吹走出来用石头加固,折腾了一下睡意全无,以至于整晚不能入睡。当时感觉每吸口气都难受得必须翻个身,产生轻微幻觉,处于迷糊状态。(服用散利痛和黑片)
第三天,轻身上5km处返回,来回约8小时。途中因行动过快有呕吐感,用调整呼吸和酸梅压住。返回营地不久就昏睡,起来喝了点水就呕吐,不过此后整晚安睡无事。(服用散利痛、诺迪康和黑片)
第四、五天,无剧烈活动,身体正常。(无服用药物)
第六天,下撤,约4小时。基本正常。(无服用药物)
以下是对雪线宿营的几点体会。
http://image1.8264.com/portal/photo/200511/20051124-a/20051124102.jpg
一、睡眠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直接影响到第二天的体力。第一天上高原半数人是无法正常睡眠的,03年在二峰BC我也没有睡着,但是那时候状态较好就挺过去了,虽然后来有一些身体反应。这一次在ABC也是一晚未睡,早上起来有些恍惚,仔细靠虑后还是放弃上C1。
1)羽绒睡袋
这次用的是1.5kg灰鹅绒,但是我依然觉得冷,其中一个因素是自己的体质比较寒缺乏热量,另一个因素就是睡袋的保养了。
羽绒活动性大,常会发现身下的羽绒很薄,只得抖动睡袋使羽绒均匀。
在山地建营会因为地势不平坦而使外帐无法拉直与内帐隔开,这样只要一下雪内外帐就会粘在一起结冰。另外,由于在雪上即使有地席帐篷底部依然会湿。我们在ABC的几天晚上帐篷上下都是湿乎乎的,因此睡袋也会打湿影响保暖。当时看到猪蹄套着睡袋外套全不管帐篷里的水安睡时好后悔自己没把袋背上。
建议使用露营袋或睡袋外套隔水,也能曾加一层空气层保暖。
2)
鉴于雪地扎营底部潮湿的原因防潮垫很重要。
以前我不太喜欢用充气垫上高原,因为收放麻烦,可是这次我看到平板和波浪式的泡沫垫都会被底部的水侵湿,倒是充气垫不同。另一种方法就是带2个泡沫防潮垫,爬玉珠的朋友建议。
3)药物
因为俺妈是医生,身上小毛病又多,所以从小习惯吃药,对药物有一定心理依赖,去哪大包里都揣一小包必备药品。
这次主要服用的药物是散利痛和黑片。
散利痛的效果无庸置疑,可以快速减缓头痛。服用黑片的主要原因是促进睡眠,但在我第一天到ABC时作用不大,我带了安眠药但是没有服用。我不反对在高原的特殊情况服用安眠药,虽然有可能会出现副作用。我曾经在时用过2次,因为无法入睡使自己狂燥不安,而当时自己其他的高原反应并不严重,神志完全清楚。
*无论如何药物的服用需谨慎态度。
4)其他
饮水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半夜里被渴醒,清晨醒来也是口干预裂,所以建议睡觉前喝足睡。
起初我也担心水喝多了上厕所麻烦,后来发现晚上饮再多水早上还是口渴,嘴唇总是熟了似的往外翻。当然带味道的营养水最好,足够的水分可以调节由于环境的恶劣造成的身体不适。另外,出发前半小时最好饮够水,这比途中脱水时再饮水来的功效更大。
空气流通
一定要让帐篷里空气流通,当我们从黑夜醒来时常感到头痛,这多半是缺氧造成的,因为我们夜间消耗了帐篷里的氧气。也由于缺氧早上起来可能站立不稳,这个也不用担心,钻出帐篷活动一下就会恢复精神。
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