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在线 发表于 2019-4-13 22:18:39

夏秋蛇虫频出没 野外要当心尽量穿长衫长裤

出行野外时最好与人,不要独自探险;钻山林、过草地时,最好穿上长袖衫、长裤及鞋袜,戴上草帽。
野外遇蛇咬伤无法判断是否有毒时应按有毒急救处理,第一时间清洗或烧灼伤口后及时送往附近医院急救,在24小时内使用相应的抗蛇毒血清治疗。
遇到群蜂蜇伤,除了尽快清除毒刺外,还要防过敏休克;被蚂蟥叮上时切忌猛拽,应通过拍打将其震落后清洗伤口并做止血、消毒处理
夏秋之交,节假日车出游的城里人越来越多。不少玩腻了常规路线者开始向“转型”,钻山林、过草地、溯河流,但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同时,也增加了与蛇虫“狭路相逢”的机会。由于缺乏应急常识且对蛇虫伤害认识不足,近年来各地驴友受伤的个案不断增多,有人甚至因救治不及时而丧命。
专家提醒,眼下正是蛇虫活动频繁时节,出行野外时最好与人结伴,不要独自探险。在钻山林、过草地时,最好穿上长袖衫、长裤及鞋袜并扎紧袖口、领口,戴上草帽。一旦在野外被蛇咬伤又无法判断是否毒蛇时,应按毒蛇咬伤急救,第一时间清洗或烧灼伤口后及时送往最近的医院急救,尽量在24小时内使用相应的抗蛇毒血清治疗;被群蜂蜇伤时,除了尽快清除毒刺外,还要防过敏休克;而被蚂蟥叮上时,切忌用力拽,应通过拍打将其震落后清洗伤口并做止血、消毒处理。
新闻背景:被毒蛇咬伤 驴友险丧命
日前,一群驴友结伴游昆嵛山,于草丛中休息时,其中一名男子忽然觉得脚踝一阵钻心疼痛,一抬头发现自己已被一条青蛇“突袭”。男子很快晕厥,不省人事,幸亏同伴及时打120求助并将其抬下山用救护车速送医院抢救,才逐渐脱离生命危险。
近年来被毒蛇咬伤的个案越来越多,甚至有人因此丧命——2008年10月,就有驴友出行被毒蛇咬伤后不治身亡。而在各种的论坛里,防毒蛇的提醒十分显眼,有驴友甚至将自己被毒蛇咬伤后的治疗过程写下来跟网友分享,感慨这种濒死的经历实在太惊险。
专家提醒:夏秋时节毒蛇活动频繁
“以前蛇伤病人基本是农民、野外作业者或是经营蛇生意的、杀蛇的厨师,这些年各地的患者中确实多了些驴友。”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信平教授分析称,一方面,近年来由于各地生态保护意识加强,野外蛇种得以“休养生息”;另一方面,现在喜欢自驾车出游的人越来越多,不少走腻了常规路线者开始向驴友“转型”——逃离城市,到野外寻找有山有水的地方游玩,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同时,也增多了与蛇类“狭路相逢”的机会。
每年夏秋正是毒蛇活动频繁的时节,此时的南方潮热依旧,不少人出行仍多以轻便单薄的短装为主,四肢多外露;而且,不少人喜欢在草丛、树林、溪畔等蛇类常常可能经过的地方歇脚,因此很容易受伤。
建议:出行野外尽量穿长袖衫长裤
“出行野外时,最好三五人结伴同行,不要独自去探险。”李信平建议,在野外钻山林、过草地时,最好穿上长袖上衣、长裤及鞋袜,扎紧袖口、领口,必要时将裤脚也扎在袜子里,并戴上草帽;实在无法“武装”而不得不裸露在外的皮肤最好搽点防蚊虫的药水;女性切忌抹香水、发胶等有强烈芳香气味的化妆品,不要穿着太鲜艳,以免诱发毒蜂攻击。尽量少在蛇类喜欢待的潮湿树阴下和草地上坐卧。
行走在野外时,可就地取材找根木棍,经过草丛繁茂的地方或人迹罕至的树林、溪畔时敲敲打打,赶走可能潜伏的蛇。但有时打草也未必总能惊走蛇,比如眼镜王蛇就会主动攻击人,有根棍子在手上,危急时也能起到一定的防身作用。若看到蛇时尚未惊动它,尽量避开走;若已引起其注意,应保持镇定,站在原处注意其来势以便左右避闪,伺机用手中的棍子自卫,也可将手中物品扔向旁边转移其注意力,或把衣服、雨披扔过去蒙住它后尽快跑开。
支招:蛇伤虫害应急处理贴士
“这个时节在南方的野外游玩,除了要防蛇咬,还要防蜂和蚂蟥等毒虫的叮咬。”李信平提醒说。
一旦遇到上述蛇伤虫咬出现不适症状怎么办?他给出以下几条应急处理贴士:
1.蛇咬伤:
第一时间稀释毒液防扩散
据李信平介绍,通常被血循毒类毒蛇或混合毒类毒蛇咬过后,伤口局部常留有一对毒牙痕迹,且周围会出现明显肿胀,伴有剧痛甚至发黑、发紫、流血不止。而被无毒蛇咬后可留两排锯齿形牙痕,局部虽也有疼痛,但渗血少。
“也有些人被毒蛇咬后一开始局部或全身症状并不明显,拖到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时才处理,但往往已太迟。”李信平提醒说,若被蛇咬后难以判断是否有毒时,建议按毒蛇咬伤情况急救处理。比如,在现场找干净水源冲洗伤口,清洗过程中适当扩创——将伤口切开点,尽量挤压、稀释毒素;也可第一时间用打火机、火柴等烧灼伤口破坏毒素;尽快用绳子或布条结扎伤口近端并将患肢放于低位,减缓毒素回流心脏扩散向体内的速度。而在赶往急救点时最好有人背或抬,若没人,受伤者走动要缓慢,避免奔跑,以免血循环加快致毒素迅速扩散。
治疗方面,最好在24小时内及时使用相应的抗蛇毒血清,但被眼镜王蛇、蝰蛇咬伤,国内无相应抗蛇毒血清,只能采取积极的对症治疗及预防、治疗并发症。只要治疗对症、及时,大多数蛇咬伤病人都能转危为安。
2.蜂蜇伤:
§清毒刺防过敏休克
在野外活动时,如被蜂群蜇伤后,必须在第一时间检查伤口,小心地拔除毒刺并用清水洗涤伤口。很多人认为蜂毒不如蛇毒危险,其实不然。专家指出,普通人受几只马蜂蜇,可能出现局部皮肤肿痛,问题不太大,但对蜂毒引起的过敏反应者则可能产生过敏性休克。
因此,在现场除了及时为患者做好局部处理之外,还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脸面苍白、血压下降、气促甚至呼吸困难等过敏性休克症状。万一患者发生休克,在送往医院急救途中应注意保持其呼吸畅通,可用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急救处理。
3.蚂蟥叮:
及时止血防感染
野外蚂蟥种类极多,草地或是山溪、泉水中都有,喜欢的人群遇到的机会更大。虽然被它叮上不至于危及生命,但因其吸血量大,被叮咬后伤口又容易流血不止,若不及时止血并作抗感染处理,可致感染、发炎甚至溃烂。
专家提醒,一旦被这种“吸血鬼”叮上身,切莫用力硬拉,以免适得其反被吸得更紧,或者只扯出其身而将口器留在皮下,更易扩大伤口并引起感染。比较简单的做法是拍拍被咬附近的皮肤将其震落,或用烟头、火柴等将其烫落,清洗伤口后再指压一小会以止血,若有碘酒或酒精,马上涂上消毒伤口更安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夏秋蛇虫频出没 野外要当心尽量穿长衫长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