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塘在线--儿时的记忆,老家村门口一口浅塘,是儿童时光差不多全部美好时光的记忆,游泳嬉水、抓鱼钓鱼、捞螺丝、漂石仗、淘硬币、以及生活中各种洗洗涮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36|回复: 0

如何设计出一款好的儿童户外课程?

[复制链接]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4973
发表于 2019-4-13 22: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一些儿童领域的朋友经常向我抱怨:他们辛辛苦苦做出的课程就是没有人报名参加,某一个课程虽然有人参加,但是反应平平,后面参加人也越来越少……究竟如何设计出一款好的儿童户外课程?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下,怎么定义“好的课程”,在亲子户外领域,是指那些让家长们主动购买的,参与后有所收获、愿意再次购买你的产品的,并且会主动帮你传播的课程。
设计一款好的儿童户外课程,要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重视用户体验
在互联网传播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是必不可少的,口碑传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要想获得口碑,就要给参与者带来强烈的用户体验。
1.要从参与者的需求出发
这里的参与者既包括参加活动的孩子们,也包括报名活动的家长们。参与者就像是鱼,好的儿童户外课程就像是水,要养鱼先养水,但是养海水还是淡水,就得看鱼的需求。
家长希望提高孩子的哪些能力?你设计的这个课程解决了什么问题?这个课程给参与者带来什么价值?简单归结就是有啥用。明确了设计的这个儿童户外课程有啥用的问题,就可以看到参与者的需求。
举个例子:
我们以前的活动中有一个叫做“客”的活动特别受欢迎,这个课程通过任务的方式,解决了孩子时间拖沓、无金钱、不愿意团队合作等问题,通过这个课程,给孩子树立时间观、金钱观、纪律性、团队协作,深知是完成任务后的喜悦,这些都是价值。有价值,家长们看见了,也就愿意像他的朋友们推荐这个课程。
看到参与者的需求后,还要注意分辨强需求和弱需求。首先你要问自己有没有找到参与者的需求点,设计的课程对于参与者来说是“可以有”还是“必须有”,这就是弱需求和强需求的区别。如果是弱需求,课程推广起来非常难,甚至没有报名参加课程;如果是强需求,这个课程就很容易成功。
2.要超出参与者的预期
用户体验本身就是是一种纯主观在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感受。在这里,我认为参与者的体验就是一种心理感觉。拿最简单的来说,我打车去公司,车内干净整洁、司机师傅驾驶娴熟,这些都是体验,当我下车的时候,司机给了我一瓶矿泉水,让我路上喝,这就是超出了我的预期。
在设计儿童户外课程时,不妨也加入超出参与者预期的部分。例如:
你要设计一个“亲子观鸟”的活动,这个课程介绍中你会写明,将会对如何使用观鸟器材、观察到的鸟类介绍方面进行讲解,但是在活动后,你送给了每一个参与者一本非常有价值的鸟类图谱,这是介绍中所没有的,也是超出参与者的预期的。
当然,超出预期的部分不是只有最后的赠送礼物,还可以在活动过程中加入,比如在定向活动中,在大家很累休息时,给每个人递上一瓶水。
不过,最后的小礼物赠送,的确是一个好用、常见的方式,既有纪念意义,还会加深你的品牌影响力,因为,孩子们和家长们每次看到这个礼物,就会想起曾经参加的活动,进而想到你公司。
给参与者带来强烈的用户体验,就可以占据用户的“心智资源”,让爸爸妈妈和孩子们一想到要参加亲子活动就会想到你,这就是一个好的课程。
二、注意场景感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在设计某一种课程时,对于所讲的专业知识、授课地点的基本环境做了大量的准备,但是在实际活动过程中,小朋友却问你你个和这堂课完全没有关系的问题?
举个例子,教授小朋友攀树的课程,你对于攀树的技巧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小朋友问你,“老师,刚才我攀的那棵树活了多少年?”然后你就呆住了,你不知道怎么回答。这就是因为你在设计课程时场景感考虑的不足。
什么是场景感,在儿童户外课程设计中是指课程设计中要了解授课地点的场景、讲课当日的场景,甚至是参与者的心里场景。
1.当地的实际场景
亲子行业从业者都知道,“探路”是课程设计中的必须项目,你只有了解了活动地点的环境、所含内容才能据此设计课程。
那些凭空设计课程,不到实地查看的设计人员,设计出来的课程必定是失败的。了解当地的实际场景,不只是了解活动所需要用到的道具,比如一棵树,还要了解当地的环境、民风民俗、厕所的位置等等。
2.活动当天的场景感
除了了解当地的实际场景,还要有当天活动的场景感,也叫作画面感。画面感,需要联想,从你看到的一棵树,联想到一群在树下的孩子,从这一群孩子联想到他们他们参加活动的心理。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有画面感,那么可以从时间、地点、人物三方面考虑。活动当天,会有多少小朋友和家长参与活动?如果超过10人,这个地方能容下那么多人吗?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有人在参加活动时,其他人在干什么……
拿攀树课程来说,你找到一颗适合攀的树,还要看看,这里能容下多少人;攀树过程中是一个一个进行的,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过长,那么那些排名靠后的小朋友和家长做什么?你是否要设计一些其他的小项目让那些等着的人感到“不无聊”?
3.参与者的心里场景感
设计课程,还要考虑参加者的心理场景,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摆脱个人主义。
人人都有一种思维定式,以为自己懂的别人也知道,自己会的人人都会。其实不是这样的,拿我讲课的一次经历来说,有一次在野外给小朋友教授植物认知,讲完了一棵树的基本知识后,就有个小朋友问我:老师这棵树为什么这边树叶多,另一边树叶少?这是在课程设计中没有包含的内容,于是理所当然的在设计课程中忽略了这一项。
场景感,还要考虑到家长们的心理,每个家长都希望他的孩子有所收获,都希望把他家孩子好的方面委婉的告诉所有人,所以在课程设计中就要给每一个孩子表现的机会,可以在不同的环节、或者拥有不同的身份的时候,并且要有给家长们拍照的环节。
比如“背包客”活动之后,95%的家长都在朋友圈发文,他家的孩子今天参加了背包客活动,担任了××角色,有什么收获。并且附上美美的照片。
好的口碑就这样传播出去了,同时还扩大了品牌影响力。
三、注意细节
古语有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小到大我们都知道细节的重要性,但是,在儿童户外课程设计中,如何才能做到注意细节呢?
1.产品文案中的细节
决定一个人第一次购买你的活动的关键在于包装。包装影响着消费决策,特别是首次消费。在这里,包装无疑体现在对外公布的产品文案上面,一个表述清楚、价值量高的文案,无疑比错字满篇的文案更加让人信服。
产品文案代表着客户对你的第一印象,因而在文案中的细节要做到:
第一,标明所给参与者带来的价值。写清楚活动概述、活动环节、参与时间、参与地点、参与费用、注意事项等基本信息,还要写上教育目标、活动特色、顾客反馈等能让欲参加者看到参加后能带来哪些收获。
第二,文字大小、错别字、行间距,这些细节都要注意。
2.注意细节还要做到处处留心
很多人觉得设计出来一个课程后就结束了,实则不然,课程设计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不只包括设计前、设计中,还包括设计后。
在实际活动中,你所设计的课程环节是否能完成?你希望达到的教育目标是否能达到?参与者对于哪些东西更加在乎?
这些都需要课程人员去调查,我在课程设计后,会去作为旁观者参与活动,这样可以看到客户的反应、活动的流畅度等,甚至直接听到客户的声音,比如有一次参加一个小朋友的活动,就听到旁边的家长提出:要是家长们也能参与就好了,后来我们增加了亲子互动的环节。
处处留心还表现在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综艺节目,那么作为课程设计人员,你在看一个综艺节目时,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环节,你是否会想到把它运用的课程设计中?
比如《极限挑战》中的“只用3000步到机场”,那你是不是也可以设计出一个:小朋友要利用自己的智慧或者团队的帮助,在100步以内到达某地。这也是微创新的一种。
四、具体的课程设计流程
可能有人明白了上面的讲述,但是还是不知道怎么设计,以下是我在课程设计中的一些实际操作方式:
第一,初步规划,通过市场调查、访问熟人、经验等掌握参与者的基本需求,据此就一方面展开课程定位。
第二,探路,根据设计的初步规划内容寻找适合的场地,并对场地进行观察;
第三,讨论和设计,对于探路结果,设计人员们要一起讨论,对于课程,总结出几点教育点、注意点、设计要求等;并且交由一人为主要负责设计人员,写出文案和课程说明;
第四,课程完善,在所有人提的建议的基础上,对文案进行完善,并且完善课程说明;
第五,实践,在活动过程中进行实地课程观察;
第六,反馈,收取参加人员(参加者和讲课老师)的活动反馈,收取方式要多方面,有正规的反馈渠道,也要在侧面收取结果;
第七,二次策划,没有策划是一次就完美的,要根据实地观察和反馈结果,再次调整文案。
反馈和再次策划进行反复,至少是反复二次,直到课程文案让大部分人都满意。
总之,设计一款好的儿童户外课程,离不开一颗爱孩子的心、一颗希望给参与者带来价值的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