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塘在线--儿时的记忆,老家村门口一口浅塘,是儿童时光差不多全部美好时光的记忆,游泳嬉水、抓鱼钓鱼、捞螺丝、漂石仗、淘硬币、以及生活中各种洗洗涮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99|回复: 0

[1-3岁] 这2大家庭原因让孩子患上抽动症!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027
发表于 2019-4-26 12: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哪些因素容易造成孩子患上抽动症?什么是儿童抽动症?下面看看这2大家庭原因容易让孩子患上抽动症。
        8岁的陶陶,总是弄乱弄坏家里的东西,甚至有些行为还会有危险性。
        父母认为孩子太调皮捣蛋,行为破坏性太强,对他的探究行为只是简单粗暴的对待。
        要么严厉训斥,要么暴打一顿。
        时间久了,这导致孩子见到父母就些紧张,在父母训斥的时候会有抽搐,斜眼!
        而在学校,老师也经常训斥陶陶淘气、不听话,经常向家长告状,换来的又是家长的训斥和责罚。
        慢慢地,陶陶开始不愿意去学校,老师也发现了陶陶的变化,上课的时候会斜眼、抽搐。
        之后,孩子在医院被诊断为“抽动症”。
        所谓抽动症,指的是不受控制的某群肌肉抽搐或痉挛。这种抽搐可以是身体上的,也可以是语言上的(咳嗽、怪叫、秽语等)。
        为什么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抽动症孩子却越来越多了?
        发育行为科颜泽明主任介绍:
        这与不良的「后天环境」和「养育方式」密切相关。
        它们会造成孩子的异常状态,时间久了,再加上生理因素的影响,抽动症就发生了。
       

        那么,哪些情况导致了孩子的异常状态,产生矛盾心理呢?家长们请仔细往下看。
        「孩子的4大矛盾心理」
        矛盾心理1:关注VS忽略
        父母好像很关心孩子,尤其是孩子的身体,甚至到了恐惧、焦虑的地步。
        但是,却忽略孩子作为一个弱小的、正在成长的生命的基本需要,也忽略了孩子的自主性,以及对依恋关系和指导、支持的需要。
        矛盾心理2:依赖VS惧怕
        幼小的孩子仰仗的只有父母,保姆、姥姥、奶奶等就算对孩子再好,也替代不了父亲、母亲。
        可是在很多家庭里,孩子对父母是畏惧的。
        ★当孩子困惑或遇到困难时,父母不能及时给予解释、指导或力量,反而在琐事上喋喋不休。
        目前,简单粗暴的父母越来越少了。
        但是,过于放手的父母,用大道理教孩子却无视孩子实际情况的父母,以及用罚站、反省等冷暴力方式处置孩子的父母越来越多。
        矛盾心理3:任性妄为VS惶惑无主
        不少孩子的外在表现是特别执拗、不听话,要求父母必须顺从他。
        而实际上,孩子的内心是很茫然的。每一个孩子都期望并愿意相信自己的父母是又强大又智慧的人。
        但很多父母由于时间、精力更多地分配给了工作;
        或者太疼爱孩子,自我矮化到孩子的仆从地位;
        又或者读了很多亲子育儿的书,了解一般孩子的状况却不了解自家孩子的状况,不能给予孩子令其信服的指导或支持。
        矛盾心理4:想法很多VS不能、不可以
        很多孩子想象力丰富,他们的想法很天真,有时会不切实际甚至错误。
        父母有时不能帮助孩子去修正、落实或享受他们的想象,而常常简单地批评或制止,由此失去了解孩子、支持孩子的机会。
        孩子失去了发挥想象力、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亲子关系还被破坏了。
        孩子感受到挫败和被抑制,而且永远不知道如何让自己的想法更切合实际,考虑更周到。
        孩子就是在这些矛盾中,一点点变得异常,最后发展成疾病。由此可见,良好的后天环境和养育方式是多么的重要!
        「抽动症如何有效治疗」
        除了详细的询问孩子病史,还有一些测试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来排除其他疾病。
        抽动症可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治疗上主要分药物治疗(中西医结合)和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包括仪器诊疗、物理诊疗、食疗法,并结合有感统训练、心理诊疗、音乐律动、游戏、亲子课等。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几种疗法。
        心理行为疗法
        心理行为治疗是改善抽动症状、干预共患病和改善社会功能的重要手段。轻症抽动症孩子多数采用单纯心理行为治疗即可奏效。
        通过对孩子和家长的心理咨询,调适其心理状态,消除病耻感,采用健康教育指导孩子、家长、老师正确认识本病,淡化孩子的抽动症状。
        同时可给予行为治疗。
        包括习惯逆转训练、效应预防暴露、放松训练、阳性强化、自我监察、消退练习、认知行为治疗等。其中习惯逆转训练和效应预防暴露是一线行为治疗。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抽动症之所以发病,源于先天性的肾虚、脾虚、肝旺,筋脉失养,肝风内动等造成筋脉拘挛、抽搐。
        比如:在治疗上,可以通过在头部、腹部、四肢选穴推拿治疗,来健脾益肾柔肝,安神镇惊。
        对于抽动症孩子,这些治疗方法的结合运用,可以尽快改善孩子症状!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还需要注意孩子在饮食和生活上的禁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