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塘在线--儿时的记忆,老家村门口一口浅塘,是儿童时光差不多全部美好时光的记忆,游泳嬉水、抓鱼钓鱼、捞螺丝、漂石仗、淘硬币、以及生活中各种洗洗涮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78|回复: 0

[3-6岁] 为什么孩子爱告状?孩子爱告状是什么心理?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027
发表于 2019-4-26 12: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孩子爱告状?孩子爱告状是什么心理?孩子爱告状的动机是什么?下面来探究一下关于孩子爱告状的原因。
        有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不管是自己家的孩子或者是别人家的孩子,有些孩子一会儿跑来跟这个人告状,一会儿又跑去跟另一个人告状…
        在幼儿园,一个孩子接一个孩子的跑到老师面前告状,有的孩子说的事其实根本就不是“事”。
        但这似乎是一种小孩子之间的必然发生的常态,那这些爱告状的孩子是什么心理呢?
        孩子这样的行为是属于爱管闲事还是正常现象?
        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很多的优点,如果从小孩子就爱管闲事、说三道四那可不好!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探究一下孩子爱告状背后的心理和动机。
       

孩子爱告状是什么心理?
        孩子告状,发生在6岁前的最多!
        爱告状是孩子在幼儿期的常见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自然减少以至消失。
        爱告状既是孩子在幼儿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未成熟的表现,它又是孩子和他人沟通的方式之一,在这个时期也是幼儿人际交往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方式形成的重要时期。
        孩子爱告状背后的动机
        邀功请赏类型
        这是此年龄阶段孩子的自我表现和希望得到关注和表扬!
        一般四五岁的孩子不管是在家里或者是在幼儿园,他们都很喜欢动不动就跑到老师面前告状。
        就像是“老师,欢欢吃饭没吃干净,我吃的很干净!”“妈妈、他玩玩具要抢,我就不会抢!”等等。
        孩子告状,渴望受到成人的关注和夸奖,是幼儿的一种普遍心理,所以孩子会检举他人,追求自我表现,希望成年人能够对自己肯定。
        一般而言,“表现欲” 强的孩子更喜欢告这类状,以示自己比别人做得好。
        针对这类告状,大人们首先要表扬孩子的行为,然后对孩子提示。
        如:“那你下次提醒一下欢欢把饭吃干净,好吗?” 这也是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判断力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检举揭发类型
        此阶段的孩子主要还是希望得到成年人的肯定自己做的是非判断!
        有良好的教育的孩子主要会把这一点体现出来,就像是带着孩子出行,他就会告状。
        “妈妈,你看那位小哥哥乱扔垃圾!”“老师,乐乐把自己的书给撕烂了”等等。
        在孩子3-6岁的时期,他们开始懂得了一些规则、规矩,他们会发现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不对的。
        当面对不正确的行为时,他们会成为小警察,正义地指出来。
        碰到这种类型的“告状”, 应首先对孩子予以肯定,家长还可借此机会对孩子“因势利导”,鼓励孩子说出正确的行为。
        帮助孩子把“被告”当做镜子反思自己的不足;孩子告成年人的状,父母要引以为戒,只有规范好自己的行为,才能成为孩子成长的榜样。
        事无巨细类型
        还有的是依照告状来一来成人的态度评价自己!
        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就是在我们大人眼中看起来不叫事的事情…
        像什么“老师,他在洗手的时候玩了水”、“老师,明明在本子上乱画”…幼儿园老师每天都要处理很多很多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
        在幼儿园,幼儿总是依据教师的态度,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作出评价,因此会出现幼儿对一些不符合教师要求的行为进行告状。
        或对某一行为要求得到老师的评价和裁决而向老师告状,如:“老师,他把菜倒到桶里了” 。
        其实,他心里不能确定这样做对不对,而是要通过老师的态度来判断他所看到的行为。
        不管孩子告状的原因是什么,任何简单敷衍的态度对孩子都是不礼貌、不尊重的。
        建议成人要表现出仔细倾听的态度,尽量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强化孩子正向的行为,让孩子学会了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
        不管面对孩子哪种类型的告状,我们都要认真聆听,不要打断或者斥责孩子,也不要偏信偏听。
        了解事实后,再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如果是有理的“告状”,一定要给予肯定,让孩子养成正确的是非观。
        如果是其他类型的,要和孩子耐心的沟通,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为人处世的原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