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塘在线--儿时的记忆,老家村门口一口浅塘,是儿童时光差不多全部美好时光的记忆,游泳嬉水、抓鱼钓鱼、捞螺丝、漂石仗、淘硬币、以及生活中各种洗洗涮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110|回复: 0

[1-3岁] 孩子不听话、总对着干?你会跟孩子聊天吗?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027
发表于 2019-4-26 12: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父母跟孩子聊天要用心吗?孩子不听话、总对着干,这是怎么了?父母会跟孩子聊天吗?为什么要用心和孩子聊天?
        傍晚吃过饭,老公和两个娃在客厅里看新闻,我在厨房忙活。
        无意间听到老公和10岁大女儿小琳的对话,哭笑不得。

       

  •                
                            小琳先开口(焦虑地):爸爸,我不喜欢数学,每次一考试,我就感到我的智商要“下线”了。
                   
           


           

  •                
                            爸爸(不悦地):数学多好啊,你害怕啥?不好好学习,你将来就没出息了,明白吗?”
                   
           


           

  •                
                            小琳(委屈地):我当然明白!我只是觉得数学老师上课很沉闷,有时听不进去。
                   
           


           

  •                
                            爸爸(继续训斥):那难道你就不学了吗?光在这儿抱怨有什么用?作业写了吗?功课预习了吗?赶快去看书啊!
                   
           


           

  •                
                            小琳(不满地):我等一下就去写!我现在想坐一会儿,喝完这杯可乐。
                   
           


           

  •                
                            爸爸(苦口婆心地):别当“拖延症”晚期患者啊!我告诉你,学习就是要要争分夺秒,不然就考不到好成绩,考不到好学校,日后也找不到好工作……
                   
           


           

  •                
                            小琳(略显烦躁):你别说了,我都知道了!行了,我去写作业了!
                   
           

            接着,女儿就一脸郁闷地回房里了,剩下她爹还在沙发上皱眉自语:“这孩子怎么回事,没说几句就不搭理人了。”
            我很无奈:“这样跟娃聊天,你简直就是‘聊天终结者’。”
            其实,孩子本想跟大人说点心里话,但琳爸一开始就以“训导式”的口吻来交谈,让孩子感受到了压力,倾诉欲望也被“不好好读书就会如何如何”的大道理打压,想说的话也就咽到肚子里,聊天也就自然聊“死”了。
            跟孩子聊天,是一段沟通的美好时光,是一个情感分享的交流机会,更是一个增进亲子关系的最佳选择。
            我们都希望和孩子有着和谐的交流,但很多时候,跟孩子说着说着,却匪夷所思地变成了“尬聊”,甚至是训导,还不禁纳闷:“为什么我跟孩子都聊不到一块儿去?”
           


            有位好友曾经发过一条朋友圈说说,记录了她和四岁儿子的日常对话。

           

  •                
                            妈妈(催促):奇奇,抓紧时间快点吃饭,等下要出门哦!
                   
           


           

  •                
                            奇奇(愉快地想象起来):妈妈,我抓紧时间了!它正在我的手里嚎叫呢!
                   
           


           

  •                
                            妈妈(被孩子逗乐了):好吧,那你好好吃饭,不要等妈妈喂。时间先生正在宣战呢,它在说:“小朋友,我要跟你比赛,我要跑在你前面,你还没吃完就是输了,哈哈。”
                   
           


           

  •                
                            奇奇(很乖地吃饭,没有磨蹭):我一定会打败它的!
                   
           

            跟第一个对话场景相比,沟通效果迥然不同——奇奇妈的亲子聊天“手法”显得灵活不少,充满启发性,孩子也容易配合。
            会这样和娃用心聊天,不愁教不好孩子。这样的聊天方式,会自然而然地“聊”进孩子内心,更好地帮助他健康成长。
           


            我们为什么要用心和孩子聊天?
            ① 和孩子聊天,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沟通。
            聊天可以让我们及时获知孩子的心理近况、在校表现等信息,能有的放矢地教养好孩子。不然,我们不清楚孩子的想法,毫无针对性,教育难见成效。
            ② 聊天会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
            我们和孩子聊天时,无形中是在鼓励、认同孩子无拘无束地表达自我。和父母经常交谈,孩子的理解能力、表达方式、词汇量及语言水平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美国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在睡觉前20分钟和孩子聊天,孩子的语言能力将大为提高。
            研究人员对275个家庭的孩子自出生后一直跟踪调查到4岁。4年后,研究人员通过与孩子交谈来判定语言能力的得分,结果是和父母经常聊天的孩子,得分胜过被动地听家长讲故事的孩子分数的6倍。
            ③ 聊天能增进亲子感情。
            和孩子聊天是一种心情交流,更是一种情感积累。如果你能耐心地聆听孩子的感受、尊重他的想法,并能给予相应的接纳、建议或启发,那么就会让孩子益加依恋和信赖你。
            前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之前就经常和女儿三人一起躺在床上聊天。她说,这种日常小仪式可以让孩子感到放松和舒服。
            ④ 经常和父母聊天的孩子,情商、智商及交际能力都会优于旁人。
            美国独立性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曾做过一项调查,向全美国的父母们列出了10项技能,问询:
            “在当今社会中,你认为哪个技能对孩子在今日的竞争中出类拔萃?”
            得票最高的是:沟通技能。经常和父母聊天的孩子,沟通能力、心智情商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与提升,社交能力也不赖,会更容易接触到优秀的人和群体,拥有较为开阔的未来。
            所以,有远见的父母,都乐意并懂得与孩子聊天,给孩子心里植下深远绵长的爱与教育。
           


            如何更好地和孩子聊天?
            ① 选择适宜的空间、时间来聊天
            聊天可以选择在孩子做完作业后,或者临睡前进行。
            我的朋友蕾,工作再忙,家务再多,她总会腾出空当跟儿子谈谈。聊天时,蕾会跟儿子吃点水果或小点心,放点背景音乐,跟孩子边吃边聊——在轻松随意的氛围里,孩子感觉安心,自然会畅所欲言,利于交流。
            ② 聊天方式可以多样化活泼化
            同事大张最近加班较晚,回到家时女儿都睡了,没能陪孩子说说话,于是他想了个“招”:用便笺纸写了好几句问候女儿的话,放进文具盒里。
            这样,女儿上学后一打开书包,就会发现爸爸写的“小纸条”!别提有多惊喜了。
            然后,孩子也学着写上小句子、画上小花朵,把“回信”塞进爸爸衬衣插笔袋里。
            所以,跟孩子聊天,不一定拘泥于“说”,方式可以多样化,比如上述的“纸条聊天”,孩子较容易接受,也更热衷跟你交流。你也可以用短信、微信和孩子聊天,但要注意的是,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一定要适度。
            ③ 聊天时父母要少“说”多“听”
            爸妈要放低姿态,转变角色,和孩子平等地交流,做孩子的“听众”,耐心倾听他的诉述,再顺着话头温和回应他。
            千万不要一听孩子说话,就居高临下地给出评价,主导他的思想、否定他的观点——说教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受尊重、不被接纳,有再多的心里话都不想说下去。
            有个孩子跟妈妈说:“妈妈,我不想当班干部了。”
            妈妈一听,就立即给孩子贴上“不求上进”的标签:“怎么了?当班干部可以锻炼自己啊,你太没进取心了!”
            一被否定,孩子就觉得妈妈没有认同他,更没有好好听他解释,而是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内心就很抗拒了。
            倘若妈妈这样接过话茬,表现出倾听者的诚恳:“啊?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感到心里不舒服?你愿意跟妈妈说一说吗?”那孩子自然会打开心窗,接着往下说了。
            这样,妈妈就可以从他的描述里猜测出“不想当班干部”的原因,继而用心地去开导、纾解孩子的“心结”,给他合适的建议。
           


            亲子聊天要留意的几个“小窍门”。
            ① 避免“模式化”地向孩子发问,要问些简单的、实在的问题
            很多父母都习惯“模式化”地跟孩子提问:“上课有认真听讲吗?”、“今天考试考得好吗?”
            问得多了,来来去去都是那几句,孩子会感觉乏味没劲,多半就一句“还行”。应付一下你。
            要是你问得具体一些:“今天有没遇到什么有意思的事情?”、“今天认识了什么新朋友?”等等,触及到了生活细节方面的事情,会让孩子一下子就勾起诉述的兴趣,会很容易就回答你的提问,聊天也就能继续下去了。
            ② 跟孩子要有“共情”的和应。
            交流时,一定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看待事情,让他知道——你在乎他的感受,理解他的想法,跟他有“共情”的回应。
            这样,会让他卸下负担,放心地跟你说话。
            闺蜜玲的儿子考试考砸了,心情很低落。玲就和孩子说:“妈妈懂你在想什么,我小时候也有一次考差了,不敢拿试卷回家呢!”
            孩子一听,心里有了“共鸣”:咦,原来妈妈也有过这样的沮丧时刻,那她当时是怎么样度过的?
            于是,玲就以自己的经历来安慰、开导儿子,让儿子信服她的建议,很有效果。
            ③ 聊天主题不能老围绕着“学习”二字。
            知乎上有个网友说,他从小就很不喜欢和老爸说话,因为老爸无论说什么,都会跟他扯上“学习”二字,让他要好好学习……
            这样的场景我们并不陌生,和孩子聊天,我们都会不自觉地牵涉到“学习”的主题,不断地跟孩子强调“学习”的大道理。
            殊不知,如此的重复主题,只会让孩子心里疲劳产生厌倦感,觉得家长很唠叨,就像唐僧老在孙悟空跟前碎碎念一样,聊天的兴致大打折扣。
            和孩子聊天,有时可以选择一些他感兴趣的事物聊开去,比如漫画、动画等等,让孩子觉得你关注他、在意他,能像朋友一样跟他交流,自然会跟你敞开心扉。
            基础教育专家詹文龄女士说:“家长要想不“丢失”自己的孩子,就必须和孩子之间建立互相联系的“精神脐带”,不断地给孩子输送父母爱的滋养。这个“精神脐带”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经常与孩子聊天,并养成与孩子聊天的习惯。”
            是的,和孩子聊天,就是给孩子输送着“心灵营养品”,让他的成长之路走得更好、更坚实。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