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塘在线--儿时的记忆,老家村门口一口浅塘,是儿童时光差不多全部美好时光的记忆,游泳嬉水、抓鱼钓鱼、捞螺丝、漂石仗、淘硬币、以及生活中各种洗洗涮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94|回复: 0

[1-3岁] 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心理发展很关键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027
发表于 2019-4-26 13: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要不要培养孩子全面发展?如何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怎么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作为父母要知道,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心理发展很关键。
        心理发展包括个体的认知发展、人格发展、情绪情感、能力发展、行为习惯等方面。
        1.认知发展
        认知也可以称为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
        认知能力,是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关系、发展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
        即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
        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的心理功能。
        认知发展包括孩子感觉注意、知觉理解、记忆想象、解释分类、演绎推理、策略评价等方面。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R.M.Gagne)提出5种认知能力:
        言语信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的能力);
        智慧技能(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的能力);
        认知策略(有意识地调节与监控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能力);
        态度(情绪和情感的反应,形成学习者的态度,指使学习者形成影响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或倾向);
        动作技能(有组织、协调统一的肌肉动作构成的活动)。
        人们通常通过智力测验的方式来评价一个孩子的认知水平,智力的高低通常用智力商数来表示,是用以标示智力发展水平。
        通过对常识、理解、算术、类同、记忆、字词、图像、积木、排列、拼图、符号等方面对智力进行测试,从而了解智力的高低,最终得到一个商数IQ。
        西方人平均数为101,东亚人为106;高于131称作天才,116-130为超常,101-115为聪明,86-100为鲁钝,71-85为愚笨,低于70属于准弱智。
       
        遗传素质是智力发展的生物前提。良好的遗传素质,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和自然条件。
        有研究发现:遗传关系越密切,个体之间的智力越相似。
        但是遗传只为智力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要使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需要社会、家庭与学校教育许多方面的共同作用。
        在遗传和环境对智力的作用上,遗传决定了智力发展的上限,这个上限只有在一种理想的适时环境下才能达到;而遗传所决定的上限越高,环境的作用就越大。
        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能否注意到事物的存在、观察到事物的细节、记住观察的结果、展开相应想象、完成相关推理等评价孩子的认知状况。
        同样听课,孩子们彼此之间获得的信息量会发生差异、能力形成也会出现差异,有的孩子去过某个陌生环境,回来能描述很多的细节,而有的孩子就告知你“挺好玩儿的”再也提供不了再多的信息了。
        2.人格发展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
        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使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按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发展阶段埃里克森的人生心理八阶段理论,6岁之前有三个阶段:
        0~1.5岁是信任和怀疑的冲突阶段:
        此时的母乳喂养与亲人陪伴非常重要,一定要让孩子有所依恋、依偎、信赖,建立安全地带(母亲的怀抱)。
        这样才会信任他人、相信这个世界、建立恰当的安全感,否则对这个社会没有信任,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持警惕与怀疑,将来很难与这个世界相处。
        1.5~3岁自主与害羞的冲突阶段:
        这个时候的孩子可以四处走动,好奇心的驱使使得他对一切都感兴趣,这里碰碰、那里试试,总是执着地要“我自己来”。
        于是除非安全与原则问题,否则请尽量放手,把握好管制的“度”,不要把孩子的好奇心、创造性、探索兴趣扼杀在这个年龄段。
        3~6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阶段:
        此时孩子身边的重要他人对孩子的态度极为重要!
        如果孩子身边的重要他人(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总是鼓励的、正面的、积极的、肯定的、鼓励的、夸赞的、奖赏的态度,孩子就会觉得我能行、我真棒、我还要参与,于是就会形成主动性。
        孩子的内心是阳光的、乐观的、向上的、奋发的、进取的,将来生活中遇到再多的困难,心底有幸福、生命有质量!
        反之,如果孩子身边的重要他人总是消极的、负面的、否定的、批评的、抱怨的、责备的、羞辱的、甚至让他挨骂、挨打的态度,孩子就会觉得我笨蛋、我不行、努力也没用、大人生气了都是因为我,于是就会一直生活中内疚与自责之中。
        孩子的内心是冷漠的、抑郁的、懊恼的、忧伤的、焦虑的、恐惧的、悲催的,将来父母给他留下再多的财富,他内心没有快乐,生命没有质量。
        健康人格的孩子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积极向上人生观价值观——一生快乐!
       

        人的个性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l 态度取向:对事物的评价、好恶和趋避等方面,如诚实或虚伪、谦逊或骄傲等
        l 意志品质:如勇敢或怯懦、果断或优柔寡断等
        l 情绪特征:如热情或冷漠、开朗或抑郁等
        l 性格特点:如思维敏捷、深刻、逻辑性强或思维迟缓、浅薄、没有逻辑性等
        l 精神面貌:乐观向上与消极退让
        l 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3.情绪情感
        人的情绪情感发展包括动机、需要、兴趣、求知欲;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好奇心;责任感、义务感、参与感、荣誉感;依赖度、合作性、主动性、独立性等。
        可以用很多量表测量出来,借用一个非专业术语情商(EQ)来表示,反正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如今的社会都是高智商的人给高情商的人打工。
        4.能力发展
        社会对人的能力要求一直在发展,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强调实际能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围绕着“双基”提升而展开;
        九十年代的时候人们一下子就明白一个道理:给孩子一船鱼不如教他一个捕鱼的方法,于是人们看中了人的潜在能力:学习能力、创造力;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全世界都把教育的目光放在培养孩子生存能力方面了:自理能力、应人能力、应物能力。
        现在全社会都在聚焦核心素养——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社会参与(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文化修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自主发展(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5.行为习惯
        习惯是指个体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
        由于一定的刺激情景与个体的某些动作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链索系统,当个体在同样的刺激情景作用下时,条件反射的链索系统就会自动地出现,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或自动地进行同样的有关动作。
        好习惯是终生受之不尽的财富,而坏习惯是孩子一辈子也还不完的债务,难怪人们说:播种习惯、收获人生。
        一般来说孩子6岁前应该养成以下八个生活习惯:
        规律生活很重要、遵守常规要知道;
        积极参与热情高、独立完成少烦恼;
        文明礼貌重在教、清洁卫生自己搞;
        与人合作信誉好、收拾整齐能做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