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塘在线--儿时的记忆,老家村门口一口浅塘,是儿童时光差不多全部美好时光的记忆,游泳嬉水、抓鱼钓鱼、捞螺丝、漂石仗、淘硬币、以及生活中各种洗洗涮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145|回复: 0

[3-6岁] 带着教育的目的陪孩子阅读,会错过阅读的真正乐趣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027
发表于 2019-4-26 13: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陪孩子阅读不是那么简单的,如果家长们带着教育的目的陪孩子阅读,会错过阅读的真正乐趣,有些家长会这样“我家宝宝脾气暴躁/不爱吃饭还挑食/胆子小不合群/胆子太大爱打人……有什么合适的绘本推荐?”下面看看家长陪阅读的正确方式吧。
        很多家长给孩子选书时,多少都会抱着让他看了书就学好的想法,所以会挑一些功能性较强的绘本。如果书读了还是没有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麻麻可能会有一种“救命稻草打水漂”的感觉,而且还要小心提防着孩子模仿书中的“错误示范”。不可否认这是一种阅读的方式,但我觉得,如果我们只带着教育的目的陪孩子阅读,会错过阅读的真正乐趣。
        所以今天,我打算给大家提供一个“反面教材”,不用盼着他学好,说说我怎么陪涵哥读一些纵容他“学坏”的绘本,陪他体验阅读真正的爽。
        不过在讲述前要先说明一下,我下面说的只是我和涵哥的个例,而陪读的方式需要以孩子的性格、感受来调整。咱们涵哥的性格,我可以先列举3条特征供大家对比参考:
        1.责任感强,有分寸,特别守规矩。
        2.自尊心重,如果他摔一跤看到大伙儿哄笑,他哭肯定不是因为痛而是因为被取笑。
        3.估计轻微洁癖,去海边有泥沙就不肯下地走,在公司脱了鞋玩得再疯,小脚丫也只会踩在软垫上绝不沾到地板。
        如果你家娃的性格和涵哥差了十万八千里,那么下面的示范请勿模仿,当作看个故事就好。今天不推绘本,但接下来我会以三个经典绘本为例,说说我陪涵哥阅读的另类方式。
        案例一
        读《公主怎么挖鼻屎》


        涵哥差点就错过了这个经典绘本。
        我第一次给他报这个书名时,“挖鼻屎”的字眼让他眼前一亮,但他还是要装高冷:“什么鬼公主,我才不看公主的故事。”好,这男女有别的规矩守得好。
        但谁规定男孩不能看公主绘本啦?我不服。第二次把这本书夹在一摞绘本里,又来撩他。5岁娃哪里真的经受得住“挖鼻屎”的诱惑?他就听了。结果一发不可收拾。
       


        当他听到小动物各种猜测公主把鼻屎吞掉、粘在墙上、假装不小心弹到很远的地方、悄悄放进杯子里等它溶化然后自己不喝……一系列搞怪的想象时,涵哥一言不发就开始逗逼了。
        他突然作出各种挖鼻屎的动作,然后往我裙子上弹和抹,一个人嬉笑得特别带劲。我呆呆地愣了3秒(一时想不通还有这种操作?),然后迅速制住他的小魔爪,气得差点要扭他耳朵:“你干嘛?怎么把鼻屎弄我衣服上?太脏了!!!”
        他还在嬉笑:“不是真的鼻屎~”
        我松了松手劲:“真的没有粘我衣服上?我也洁癖,我跟你说认真的。”
        他终于严肃了点:“真的没有,我没有真的挖出来。”(这时候我爱死了他的分寸感)
        我还他自由:“好,那我们继续读。你挖鼻屎可以,别弄我身上。”
        然后他就没挖了。
        (其实我回忆这一段时,特别想跑出去哭一会。。。)


        说实话,这明明是一本教孩子讲卫生的好书,我真搞不懂它怎么会刺激得一个洁癖又规矩的娃去玩鼻屎。虽然我给自己挖了个坑,但涵哥让我看到了读这种书的另类效果:一个懂事规矩的娃读了它,可以释放出淘气顽皮的天性。这收获似乎比教会孩子怎么讲卫生更有意思,因为再懂事的娃,也要懂得胡闹才好玩。
        案例二
        读《憋不住,憋不住,快要憋不住了》


        这是一本超好玩的尿床故事,全书的主旋律是:孩子尿了床这么尴尬吗?让我来说一堆笑话缓解一下气氛。
        书里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在梦中找厕所的故事,但最近的厕所在维修,长颈鹿带他去的厕所太高,蝙蝠的厕所要倒着撒尿,妖怪的厕所长着尖尖的牙齿……每个厕所都惹人捧腹。
        这书企鹅妞之前带回家给涵哥读过一次,但涵哥来公司玩的时候主动要求再读一次。我翻开第一页,他就带着期待的小眼神说:“这是一个大奖绘本。”
        我一愣,没印象这是个大奖绘本呀?封面封底翻了一遍也没看到有奖项。


        于是我问:“这是你给它颁的大奖?”
        他一脸神气:“是的~”
        我故意逗他:“所以这叫什么奖?涵哥国际尿床绘本奖?”
        他竟没觉得这组合有黑他的嫌疑,乐得很:“哈哈哈就是这个奖!”
        我继续问:“那你给它打了多少颗星?你看玩具哥都是1-5颗星地给玩具打分。”
        他超大方地说:“我给它打100颗星!”
        我也乐了:“100颗星那么多,那就应该给作者颁个终身成就奖啦!”(故意和他扯些他可能没接触过的词,扩充他的词汇量)
        他估计也感受到这个词的分量,眼睛一亮,酷酷地点头:“对,就是这个奖。”
        一番插科打诨胡说八道下来,涵哥并没有觉得尿床是一件丢脸的事,反而罕见地愿意让自己的名字跟尿床绘本连在一起来颁这个大奖。愿意拿自己的名字出来调侃,对于一个自尊心比较重的娃来说,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让步了。


        这本书我们一起读了三次(够呛),但从头到尾没讨论“该不该尿床”之类的扯淡教育话题,而是一遍又一遍装作急匆匆地嚷嚷着“憋不住,憋不住,快要憋不住了”,并且哈哈大笑个不停。
        对于一个已经不尿床的娃来说,这书的功能性已经弱到了地平线。选择绘本时,即使不看功能性,我也常常会留意“凯迪克”“博洛尼亚插画奖”等大奖绘本,但这是我第一次顺着孩子的眼光看待“奖项”:连孩子都要给它颁大奖的绘本,那就是真的好绘本。
        案例三
        读《好脏的哈利》
       


        这一条五十多年来都不爱洗澡的经典小狗,几乎取悦了三代人的童年。
        涵哥爱干净,这种在沙里土里满地打滚还不愿意洗澡的经历,他估计很难会在现实生活体验到。但是他并不会排斥书里这只名叫“哈利”的脏兮兮的小狗,看到它逃跑出去后每一个耍(zuo)宝(si)的操作,涵哥都觉得好搞笑,还和我比谁能在脏脏的画面里先找到那只黑乎乎的小狗。
        对于一个本身就爱洗澡的孩子来说,这本书不会让他更爱洗澡;对于一个带点小洁癖的孩子来说,这本书也不会让他对脏东西脱敏,变得不讨厌下雨天凉鞋里进了泥沙。虽然读到最后我也会说一句,“你看哈利玩得这么脏回来,最后居然还能完全洗干净”,但是我绝对不会顺势就鼓励他去试试。书是个好东西,但如果我们总妄想通过一本书就把别人扯出自己的舒适区,去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这个好东西就可能变成霸道专横的坏东西。


        如果说我希望这本欢乐的书能对涵哥起到哪怕一点点作用,那或许是这一点:在自己爱干净的同时,能够不嫌弃身边玩得脏兮兮的小伙伴。
        我自己选书看书时,非常喜欢电影《鹅毛笔》里的一句话:“如果我不能演好书里的每一个坏人,那我就无法确定可以在生活里做个好人。”在这“好”与“坏”之间,容纳的是现实生活里装不下的丰富体验。每个人在现实里都是第一次做人,而且只能活一次,但在书里,我们可以用各种方式活好多次。所以如果要笼统地说阅读的爽,我觉得不是让我们在生活中成为什么鬼更好的自己,而是获得现实以外的人生体验。
        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大概也可以沿用成人这套逻辑。在一定的尺度内,陪伴孩子在阅读中学一些坏坏的小把戏,纵容他们在阅读游戏中打破常规地胡闹一把,在书中体验日常生活中没有的快乐。
        诚然,阅读可以让人明是非,但更重要的是阅读让人宽容,让洁癖的孩子能和爱在沙池打滚的娃交朋友。阅读让人的灵魂更自由,让守规矩的孩子也能享受玩鼻屎的待遇。认真的娃疯起来也可以很跳脱,懂事的孩子不一定让人心疼,他有可能很会玩。
        即使是一个孩子,他的内心世界也可以拥有很多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