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塘在线--儿时的记忆,老家村门口一口浅塘,是儿童时光差不多全部美好时光的记忆,游泳嬉水、抓鱼钓鱼、捞螺丝、漂石仗、淘硬币、以及生活中各种洗洗涮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70|回复: 0

[性格心理] 父母不要轻易扼杀孩子的质疑精神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027
发表于 2019-4-27 13: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要轻易扼杀孩子的质疑精神。孩子虽然还小,但是也有自己的思想,会对一些事情产生质疑之心,例如一名小学生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的问题时回答我不会让梨,被老师判错。问孩子时他说孔融才4岁,不会让梨的,才这样写答案,并坚信自己没有答错。其实孩子这种质疑精神不要轻易扼杀。
  我国教育界实行的是标准答案制。其实,对于孔融让梨我不让这样一个异化性的答案,我们的老师不应该习惯性的判错。童言无忌,孩子提出孔融不会让梨的质疑,是一种思维方式的突破,他能根据自己的推理展现自己的是非观,对于语文考试来讲,他的表现无疑是优秀的。
  小孩子的思维与价值观并不成熟,如果判错会打击他们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总是这样,孩子的思维就僵化了,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只是一批具有相同思维方式的人,教育沦为批量生产的工具,这无疑是教育的悲哀。
  通过这件事我们需要反思一下。对于那些早已有了定论的东西,我们从来就未曾质疑过,只是在社会大染缸中亦步亦趋,盲目的去接受,质疑精神早已成为现实生活的附庸,被落在漆黑的空间里,不见天日。我们需要活跃思维,从另外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让我们的思维更加开阔。这是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培养的。
  孩子的童真告诉我们,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教育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追求的价值多元化,真善美遭到严重的质疑,其内在的根源是什么?我们已走的太过遥远,是不是该等待一下被我们抛在远处的灵魂?
  所以,为了培养孩子,不仅要从知识上入手,还要从他的思维方式上下手,我们应该认可他看待问题的角度,千万不要轻易扼杀他的质疑精神。
                                    
                                                        
                        
                        
                        
                        
                        上一本:传奇大百科全书下一本:传奇大百科全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