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塘在线--儿时的记忆,老家村门口一口浅塘,是儿童时光差不多全部美好时光的记忆,游泳嬉水、抓鱼钓鱼、捞螺丝、漂石仗、淘硬币、以及生活中各种洗洗涮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14|回复: 0

[教案] 借孩子的名义放大愤怒,降低素养,你也许正在这样做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027
发表于 2019-4-27 13: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老妈和我讲了一个事情。她带着小鹿出去玩,看到两个老人在吵架,因为孩子荡秋千的事情。一位老人说是另一位老人把自己的孙子给弄下来了。另一位老人说是,没有弄他,是他自己走下来的。老妈说,有两个秋千。这个小孩坐秋千的时间特别长,另一个秋千上都已经有三个小孩下来了,他还在坐着,最后是自己走下来的。
        孩子们都还没怎么样,大人先吵起来了,这种事情特别多。只要在小孩较多的游乐场坐上一会,你就会看到。有时候大人没注意,碰到孩子了,也会引来一番大吵。只要是看到了这些吵闹,心情就会非常不愉快。只能在照顾孩子的时候小心再小心,把别家的孩子当作易碎品,摸不得碰不得。所以,在孩子玩的时候,便会不断地干预。
        有些人没教孩子礼仪,却在现实中用最具冲击性的行为来教孩子破坏礼仪,这些人习惯于以孩子的名义放大愤怒。
       

        五一假期,和小鹿奶奶一起带着小鹿去小公园里玩。前一天下过一场雨,空气很清凉,阳光很温和。一波牡丹谢了,另一大波牡丹已经在待放。走到儿童游乐区,就看到一位老人抱着孙子,走到另一大家人(爷爷、奶奶、妈妈、孩子)面前,把他们拦住,开始怒气冲冲地指责那一家人里的妈妈,大概意思就是说那位妈妈碰了他孙子,把他孙子吓得不会站了。
        刚开始,那位妈妈很茫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知道了什么事情之后,开始对骂。因为都有孩子,所以两家人都还是有底线的,什么脏水都不会专门地往孩子身上泼,而是有意地扩大化了,骂全家,顺带地也就把孩子给骂了。两家人争吵的激烈程度,把他们的孩子都吓哭了。整个儿童区,除了孩子们还在玩耍之外,大人们都忍不住地朝他们看去。本来一家人和和美美地,悠然自在地在假期里逛公园,却因为这件事情,整个假期都不会好过。
       

        大人们很容易借着孩子,把自己的愤怒放大。保护孩子,是一个社会很承认的、非常合理化的理由。有一则著名的新闻,同样是借孩子将自己愤怒放大的一个例子。一位父亲认为另外一个女司机突然从侧面变道,自己孩子受到惊吓,他一路追赶挡下这位女司机的车之后,把人家强行拉出车之后,进行殴打,打得人家骨折还脑震荡了。
        多数车主都会有路怒症,曾坐过某位亲戚的车,他从上车就开始骂路上的车或者行人,一直骂到停车之后。半路改道,在中国,这种事情很容易发生,在平时,很多人也就是骂上两句完事。而这位父亲却极端到采取行动,把怒气直接释放到诱发人身上。
        当时,在公园里,看到那两个家庭的吵架事件之后,婆婆给我讲了另外一个事情,发生在同一个地方,也是在这个公园的儿童游乐区。这里新装了一个比较“豪华”的儿童滑梯,小孩们都争抢着去玩。结果,一个小孩碰了另一个小孩了,被碰的小孩的爷爷就用手拍了拍这个小孩。
        于是这个小孩就非常不高兴了,告诉他妈妈说,爷爷打他。那位妈妈对孩子说,爷爷是觉得挺喜欢你的,才拍你的。孩子对情绪都是非常敏感的,当然不会觉得那位爷爷当时拍他是因为喜欢他。于是那孩子就哭着吵着,向妈妈要电话,说是要打110。孩子妈妈告诉孩子说,110来了,会把你带走的。最后,事态发展到什么程度就不知道了。这位妈妈很理智,想来会将孩子的情绪平复的。
       

        我总在想,如果我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办呢?比较好的做法是什么呢?面对别人猛烈的指责,会不会以平静的心态去面对这些事情呢?
        孩子的事情,交给孩子自己来处理。在现实社会中似乎很难交给孩子来处理。大人们处处害怕自己的孩子吃亏,每每在孩子身后干涉着孩子的内政。
        当然,社会上以孩子名义所做的事并非都是那么阴暗的。早晨被小鹿叫起之后,就会抱着他去附近的菜市场买些早点顺带地再买些菜。很多时候,卖菜的人都会对同样等待着买菜或者买早点的人说,先给她拿吧,她带着孩子。每每这个时候,我都会特别感动。
        现在很多启蒙的绘本里都有教孩子礼仪的部分。1岁多甚至更小的时候,家长们买给孩子的第一套启蒙绘本很可能是《小熊宝宝绘本》,里面就有关于《排好队,一个接一个》、《大声回答“哎”》、《你好》等有关礼仪的。
        给孩子讲绘本,更进行机会教育,正好遇到书中发生的事了,要抓住时机教。
       

        故事发生在1978年。有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巴黎,共同出席某个会议。会上,有位媒体记者问其中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
        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得主平静地回答:“不是在大学,也不是在实验室,而是在幼儿园。”
        记者有些好奇,问“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
        诺贝尔奖得主答道:“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答应小朋友或别人的事要做到;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现代中国教育过于重知识,轻礼仪。但行为规则和礼貌教养却是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该耐心熏陶孩子的重要内容。
                                    
                                                        
                        
                        
                        
                        
                        上一本:传奇大百科全书下一本:传奇大百科全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