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塘在线--儿时的记忆,老家村门口一口浅塘,是儿童时光差不多全部美好时光的记忆,游泳嬉水、抓鱼钓鱼、捞螺丝、漂石仗、淘硬币、以及生活中各种洗洗涮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07|回复: 0

[教案] “攀比”不是病,是孩子确立社会地位的方式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027
发表于 2019-4-27 13: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妈妈,我想买这个奥特蛋,我们班的男生都有了,我也想要!”
       


        “爸爸,小强说他家开的是奔驰,咱们家的车是什么牌子呀?”
       


        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学会“攀比”了,家长很担心,问我怎么办。提问的时候还特意补充说,家里从没有人这么说,是不是跟着幼儿园的小朋友“学坏”了?
        这实在是个好问题,特意在网上搜了几篇关于孩子攀比的文章,结论大部分是统一的——“攀比”是一种“病”,得治。
        作者们的观点也都大同小异,“家庭原因”占大头儿,如果父母本身喜欢攀比,孩子会潜移默化这种行为。
        上述文章提出的主要建议就是降低父母的这种行为,并且有人认为可以“改良”攀比的行为,比如让孩子从比较物质转移到比较成绩上。
       


        而今天要讨论的几个观点可能对你来说颇具颠覆性,这里特别要感谢宾大,哥大还有哈佛的小伙伴,这些“火花”都是我们(在常爸的逼迫下)旁征博引,外加舌战三百回合之后,一起碰撞交流出来的,希望能为你提供一个看待孩子“攀比”的全新视角。
       


        “攀比”不是病,是孩子确立社会地位的方式
        一个孩子希望得到一颗奥特蛋,是真的想要这个玩具吗?
        其实我们都干过差不多的事情。
        2000年的时候,小浣熊干脆面出了水浒卡,多少男生为他痴迷啊,每天下课的主要活动就是拍卡换卡。现在好多人谈到这段记忆都会激动不已。
        可是我们仔细想想,真的是因为我们想要得到那张卡吗?
        还是想要得到因为拥有卡而得到的来自同伴不一样的眼光和特殊的社会地位呢?
        为什么以前玩卡的时候,没人说我们攀比呢?
        这还得从“攀比”这个词本身的意思说起。
        英语对于攀比的翻译特别直接,叫做“compare unrealistically”——不切实际的比较。
        真的错误并不是孩子“比较”的这个动作,而是“不切实际”这个前提。
        以前一包干脆面1块钱,大人不会觉得有压力或者觉得孩子提的要求“不切实际”。但现在,衣服鞋帽或者玩具的价格动辄几百甚至上千,孩子在提要求的时候成人更容易会再三衡量。
       


        因此就很容易把孩子通过比较来确立社交地位的方式看成“攀比”。
        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一颗奥特蛋只要1元钱,你还会认为孩子的行为是攀比吗?
        说到这里,一定会有反对意见,有人说我净护着孩子说话。其实不全是,我再重申一下第一观点,孩子的“比较”行为没有错误,错在“不切实际”。
        只有知道了哪里有问题,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因此当家长察觉孩子有“攀比”的倾向时,教育的重点不该只盯着“比较”这件事情上,而是帮助孩子去理解什么是他的“实际需求”。
        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你可以和孩子进行一次深入的谈话,了解他到底为什么想要这件物品。
        如果半天孩子说不出什么,你可以主动提出几个选项,比如“妈妈知道你很想要这件玩具,妈妈想知道你是真的觉得它很好玩,还是觉得有了它,自己就能在小伙伴里很受欢迎呢?”
        如果孩子坦诚地和你说了是社交目的,你可以接着说,“恩,妈妈小时候也有这样的想法,总想让大家都喜欢我,但是妈妈觉得这个玩具有点贵,这个钱花得有点心疼。如果我们现在不买的话,有没有其他方法让自己在同伴里更受欢迎呢?”
        通过这样的引导,孩子的注意力可以从“买”和“不买”上转移到花钱这个举动会对妈妈的情感产生什么样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其他方式达到自己想要的社会地位。
        那如果碰到孩子就是死缠烂打要买呢?到底买还是不买呢?
       


        我的答案是——买!
       


        但是买之前最后一次和他谈,比如“妈妈觉得这个东西有点贵,买了我会很不开心,我们出门前商量过,这次来超市的主要目的是买这两天吃的,如果我们买了奥特蛋,吃的东西就不能买了,而且妈妈真的会很难过。”
        如果孩子依然执意要买,你就给他买。但是要做到两点:
        第一不再买原定计划的东西;
        第二从买完到回家一定要表现得真的很难过和心疼,可以想象,孩子拿着这个玩具心里也会不好受,很有可能他晚上偷偷跑来摇摇你说,“妈妈,我不要这个玩具了。”
        这个时候,是你们重新沟通的最好机会。你可以接着问他,“为什么不想要了?”
        然后他可能会说,“我不想让妈妈不开心。”
        这时你可以摸着头和他说,“其实我知道我们都有自己很想要的东西,但是不是说想要的东西我们都能得到,真正让我们开心的是努力得到的过程,而可能并不是最后那件东西。
        我们之前也聊过了,你想要这个玩具是觉得它会让你在同伴中受欢迎,而并不是你本身有多想要。妈妈不想买的原因是觉得它有点太贵了,而且我们去超市的目的是买吃的。现在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如果没有这个玩具的话,我们可以怎么样受欢迎呢。”
        再重新回到最早的主题和孩子讨论。这样孩子就能从本来的“攀比”中,真的有所收获。
        当然这里我也需要补充一句,除了一些午睡安抚用的特殊毛绒玩具,美国幼儿园是绝对不允许孩子带自己的玩具到学校的。原因就是从校方层面降低孩子之间攀比行为,这也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做法。
        真正减少攀比,“内”“外”有别
        接下来再带大家怀旧一把。
        你想想,自己上学那会儿,只要一提考试,大家最常比较的并不是谁考得好,而是谁复习的少。
        A: 昨儿晚上看电视看到快9点,书都没看几眼。
        B:我压根儿就没看,今天完全裸考。
        C: 我都不知道今天有考试!
       


        你先别笑,其实这种比较在本质上,不依然是为了确立同伴间的社会地位吗?
        我如果没准备,一不小心考了全班第一,就是我聪明啊,你看我在这个小圈子里多有面子!
        有学者还专门研究为什么中国学生都这么痴迷成绩,得出的结论就是“成绩在中国已经成为同伴之间社会地位的博弈工具”。
        比较成绩和买玩具来获取社交地位的优越感是完全一样的。
        社会学上把这种获取途径称为“prestige route”(权威型路径),指通过“外部”条件的对比来实现自我满足。因此,我是反对把孩子比较“玩具”转移到比较到“成绩”上的,换汤不换药啊!只是我们成人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孩子“成绩”的比较。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呢?
        别急,我们再回忆一把。回想自己上学的时候,是不是班上总有一个班长或是英语课代表什么的,非常女神而且根本不需要和别人比较,也依然超有人缘?
        为什么她不需要比较也依然能受欢迎呢?这就要说到另外一种社会地位获取的方式,叫做“dominance route(主导型路径)”。
        这类人通常非常善于发现自己内在的长处,并且很有自信。当然,这和人的外表也有很大的关系。长得漂亮就是有社交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在4-6岁时就已经形成了。
        多伦多大学教授Karen Dion在1974年的时候就论证了这对关系,通俗地讲就是长得漂亮的孩子容易受同伴喜欢,并且他自己也越发有“内在”自信。
        参考文献
        Dion, K. K., & Berscheid, E. (1974).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and peer perception among children. Sociometry, 1-12.
        可能有家长看到这里又心凉了一截,客观地说我家娃就是不好看啊,怎么让他有“内在”自信呢?
        其实“外貌”只是社会地位评判标准中的一个,其他类似的标准还有很多,比如“善良”“有同理心”“勇敢”“诚实”等等。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去发现自己身上“内在”的品质,以及这些品质在社交过程中的作用。
        比如你可以夸自己的孩子善良,并且问问他,如果自己很善良,是不是也会有很多小伙伴和他一起玩呢?渐渐地,让他发现自己身上本身的特质也能为他获得社交地位,而淡化他通过外部比较来博取注意。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这两种比较方式并没有孰优孰劣,只是方式不同。
        Paulhus在2004年的研究中发现,
        靠外部“prestige route”来确立同伴地位的人,领导力更强,同时也更容易暴力;
        靠内部“dominance route”来确立同伴地位的人,更加暖心,比较温和,容易吸引异性,但是领导力比较弱。
        因此,只要孩子是“切实际”的比较,选择哪种方式都没有危害。只是我个人更加喜欢“内在”的比较,毕竟内心满足的孩子更容易感到幸福嘛!
        总结一下
        今天我们主要提供了三个关于“攀比”的观点。
        第一, 孩子的“比较”是确立同伴间社会地位的方式;
        第二, “攀比”有不好,但它错在“不切实际”而不是“比较本身”;
        第三, 我倾向培养孩子“对内”的比较,因为内心满足的孩子更容易感到幸福。
                                    
                                                        
                        
                        
                        
                        
                        上一本:传奇大百科全书下一本:传奇大百科全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