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塘在线--儿时的记忆,老家村门口一口浅塘,是儿童时光差不多全部美好时光的记忆,游泳嬉水、抓鱼钓鱼、捞螺丝、漂石仗、淘硬币、以及生活中各种洗洗涮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199|回复: 0

[考研专业课] 2017考研大纲解析:练就一双“慧眼”,识别逻辑谬误

[复制链接]

1309

主题

1307

帖子

392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23
发表于 2019-5-4 1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逻辑谬误是考研逻辑中的一个重点,虽然这部分的内容在逻辑选择题中分值不高,但是在中文写作,尤其是论证有效性分析中,基本就是考察逻辑谬误。逻辑谬误可分为形式逻辑谬误和非形式逻辑谬误,其中形式逻辑谬误是指不依据形式逻辑推理规则进行推理、演绎、论证而导致的逻辑谬误;非形式逻辑谬误实质上就是前提错误谬误,是指依据错误的前提进行推理、演绎、论证而导致的逻辑谬误。对于一个推论而言,必然有其前提以及推论形式。而在人类的一般思考中,往往前提不甚明朗,便会因为一些错误的前提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对于非形式逻辑谬误,在逻辑考研考试中出现的概论很高,如何练就火眼金睛快速识别谬误,是考生需要注意的重点之一,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常考的逻辑谬误。
       
          【例1】警察:“你为什么骑车带人,懂不懂交通规则?”
       
          骑车人:“我以前从没有骑车带人,这是第一次。”
       
          下述哪段对话中出现的逻辑错误与题干中的最为类似?
       
          A.审判员:“你作案后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被告:“我没作案。”
       
          B.母亲:“我已经告诉过你准时回来,你怎么又晚回来一小时?”
       
          女儿:“你总喜欢挑我的毛病。”
       
          C.老师:“王林同学昨天怎么没完成作业?”
       
          王林:“我爸爸昨天从法国回来了。”
       
          D.张三:“你已经停止打你的老婆了吗?”
       
          李四:“我从来就没有打过老婆。”
       
          E.谷菲:“昨晚的舞会真过瘾,特别是那位歌星的歌特煽情。”
       
          白雪:“他长得也特酷,帅呆了!”
       
          【参考答案】B。
       
          解析:在题干中,骑车人并没有回答警察的问题,而是寻找借口希望得到警察的谅解,犯了“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在诸选项中,A、D项的提问犯了不当假设的错误。C项的回答犯了推不出的错误。E项没有错误。所以在所有的回答中,只有B中女儿所答非所问,转移论题,因此答案是B。
       
          【例2】一个月了,这个问题时时刻刻缠绕着我,而在工作非常繁忙或心情非常好的时候,便暂时抛开了这个问题,顾不上去想它了。
       
          以上的陈述犯了下列哪项逻辑错误?
       
          A.论据不足。
       
          B.循环论证。
       
          C.偷换概念。
       
          D.转移论题。
       
          E.自相矛盾。
       
          【参考答案】E。
       
          解析:“时时刻刻缠绕”与“在工作非常繁忙或心情非常好的时候,便暂时抛开了”矛盾,在矛盾关系中,相互矛盾的两种情况不能同时为真,所以该题违反了矛盾论,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例3】—天,一只饿狼抓住了一只兔子。兔子抗议说:“你们这些狼老是欺负我们这些兔子,可我们兔子从来没有欺负过你们狼啊!这太不公平了!”狼说:“这有什么。我们无非是找点吃的。难道你们不吃任何东两?”兔子说:“我们只吃靑草,可从来没吃过狼啊?”狼说:“难道青草就该受你们吃吗?你们吃了这么多青草,可靑草从来没吃过一只兔子。我现在吃你,正好为青草报仇。”狼的反驳中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转移论题。
       
          B.自相矛盾。
       
          C.模棱两可。
       
          D.断章取义。
       
          E.诉诸权威。
       
          【参考答案】A。
       
          解析:题目中兔子的质疑是:兔子不吃狼,所以狼不应该吃兔子。而狼的反驳是:兔子吃草,而草从来不吃兔子,所以狼要为草报仇。显然狼的辩述没有直接回答兔子的问题,即转移论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