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塘在线--儿时的记忆,老家村门口一口浅塘,是儿童时光差不多全部美好时光的记忆,游泳嬉水、抓鱼钓鱼、捞螺丝、漂石仗、淘硬币、以及生活中各种洗洗涮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142|回复: 0

[3-6岁] 对孩子的要求,可以先试着回答:“好啊!”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027
发表于 2019-4-26 12: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常生活中,家长你有没有数过自己对孩子说“不行”的次数,知道结果后你自己都可能会震惊不已,其实面对孩子的要求,家长们也可以试着先回答“好啊!”。
        昨天接涵涵放学回家的路上,她委屈地对我说:“妈妈,你不是说,你说的不对的,我可以不听吗?那为什么你总是非得让我都听你的?”
        听到这句话,我内心触动很大。仔细回想了一下,在放学回家的一路上,我的确否定了她很多需求,甚至因为烦躁还冲她发了一次火。
        于是,我蹲下来,认真跟她说了抱歉,并说明了不同意她那些需求的原因,还列举了,我一路上同意她需求的例子。
       

        对孩子的要求,先回答“好啊”,会发生什么惊喜?
        满足孩子的需求,就能把他惯坏吗?
        我们总是担心把孩子惯坏,或者是因为自己不乐意,又或者总觉得是孩子胡搅蛮缠,而否决孩子的需求。由此总会引发权力之争,最终我们不得不靠暴力、威胁等使得孩子因弱小而表面屈服。
        而事实是,孩子需要的真不多,就如同咨询我问题的那个妈妈。孩子可能就是觉得妈妈怎么没有像之前我生病时那样对我好了?而不确定妈妈是否还爱我?
        她想通过要妈妈满足自己的需求,来验证,“噢,原来妈妈仍然是爱我的,忙不是她不爱我的理由。”
       

        就像很多时候,我们的爱人,因为工作上不顺心,某段时间对我们跟平常不一样,我们会用一些小方法来验证他对我们的爱,或者是怀疑他是不是不爱我了一样。
        安全感尚且不充足的孩子更是如此。这个时候,孩子并非在无理取闹,他内心也忐忑不安,焦虑异常着呢。
        而我们的孩子,又是特别容易满足的。她本来说要让妈妈一直抱着的。可如果你说:“只是抱一下下哈,妈妈还要忙呢!”
        他往往表现出的通情达理,超乎我们的想象。
        小孩子是很单纯的,他们是很容易满足的,真正欲壑难填的是大人。从只希望孩子健康就好,到希望他听话,再到希望他学习好,再到希望他考名校……
        不用担心孩子被惯坏。当一个孩子的正当需求,总是能得到满足时,他反而会变得更容易有合作精神,并且更加自爱、自信。
        那些被宠坏的孩子,都是源于“不正当的爱”。比如:不想面对孩子哭闹的妥协,或为了满足自己童年的匮乏而强加给孩子的“爱”。
        爱从来都是美好的,真正会伤害到孩子的是那些打着爱的旗号的控制、自私。
        溺爱孩子的家长其实并不是在真的爱孩子,而是通过满足孩子在满足自己。比如:小时候非常喜欢毛绒玩具,可爱而不得,只能发疯般地给孩子买,可孩子真正喜欢的却是乐高积木。然后大人却要责怪孩子不知好歹,甚至怀疑孩子跟自己对着干。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需求不合理,而是我们在较真
        当然,我们说的满足,并非要一味满足,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
        而是说,那些本来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不要上纲上线地跟孩子较真。
        我之前就经常跟涵涵较真,比如:她要我抱抱时,我也曾因为忙的焦头烂额而拒绝她,甚至对她发火。
        她晚上睡觉前,非得要妈妈帮忙脱衣服时,我也常跟她较真,“就是不惯你着坏毛病!”
        可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她流着两行泪睡着了,我内心也愧疚无比。
        事实上是,孩子只要你抱一下下自己就去玩了。孩子那晚可能因为心情不好,在外面受了委屈,就是想让妈妈多多爱我一下下,明天她照样会早早起来自己穿衣洗脸。
        只是我不开心、我累了,所以不想满足她而已。
       

        父母没必要追求完美,但请实话实说
        还有的时候,孩子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也要什么。带涵涵去玩具店的时候,有一次遇见一个爸爸不愿意给孩子买那个很贵的玩具,可他不好意思说实话,非得挑剔那个玩具的不好,然后又指责孩子不听话等等。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告诉孩子,“我没钱给你买,或者我舍不得花这么多钱买这个玩具。”
        父母不需要完美,但至少要诚实。
        你的诚实会让孩子明白,不是我配不上这么好的东西,而是我父母买不起,那我可以发奋努力,自己挣钱买呀。而这才是健康的心态。
        忘记了是在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书籍上看到的,还是在哪一篇文章里,看到过一个例子。
        说是有个小孩子特别内向胆小,见到熟人都不敢打招呼。因为妈妈限制他吃巧克力,他对巧克力还特别痴迷成瘾,总是忍不住想要吃。
        后来妈妈去香港买了一旅行箱的巧克力,放到孩子面前,孩子兴奋地问:“这都是给我的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孩子非常开心,不但一路跟出租车司机聊天,进电梯还逢人就打招呼,甚至主动分享。
        对孩子来说,快乐不在于价格标签,而是被父母充分的看见和回应。一网友说得好,如果我能吃2块巧克力,你愿意给我10块,剩下8块都在说:我爱你。
       

        当无法满足孩子需求时,如何赢得合作?
        孩子很多时候,看似无理取闹的行为,只不过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希望得到你的回应,或者是验证父母对他的爱。真不是跟我们对着干,也不是越大越不听话。
        我有时会忙到涵涵放学后,还没能把工作做完。把她接到家后,如果我蹲下来或者温柔地告诉她:“妈妈现在还需要忙一个小时,你自己先玩,别打扰我好吗?”
        她会很乐意配合,可当我自己急匆匆地跑进书房,没事先跟涵涵打招呼,她会过来打扰我,然后我因为思路被打断给她发火,闹的彼此都不愉快。
        所以,当你没办法对孩子说“好啊”的时候,就要鼓励孩子跟我们合作。而不是要求或命令孩子配合。
        而我们说话的语气和态度,是赢得孩子合作的重要因素。当孩子觉得自己的要求被理解,权利被尊重的时候,他就不再觉得是你强迫他了。
        毕竟任何人在被强迫的状态下,都难以通情达理,特别是自我意识刚具备的孩子,我们的强迫会引起跟孩子之间的权力之争。
        0-6岁这个阶段,及时满足到孩子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孩子自我价值感,自我认同,自尊自爱自信,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
        不用担心合理的满足需求会惯坏孩子,孩子需要很多很多的爱,来形成“内在的安全感”。几乎所有的溺爱,出发点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比如满足自己的控制欲望、满足自己童年缺失的匮乏感等。
        孩子小时候正当需要被满足的越多,就越自爱、自尊、自信,千万别错过了才知道后悔哦,成长是不可逆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