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塘在线--儿时的记忆,老家村门口一口浅塘,是儿童时光差不多全部美好时光的记忆,游泳嬉水、抓鱼钓鱼、捞螺丝、漂石仗、淘硬币、以及生活中各种洗洗涮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77|回复: 0

[3-6岁] 家长为什么要允许孩子哭?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027
发表于 2019-4-26 13: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两天带米粒去超市,我们正在挑苹果,旁边一对娘俩呛呛起来。起因很简单,小姑娘(大概3岁多)想吃葡萄,妈妈说前天刚吃过,不买了。女儿开始闹情绪,妈妈哄了几句不耐烦,直接开嚷:你这孩子咋回事?说几遍了过两天买,咋就不听话,家长为什么要允许孩子哭?
        妈妈音量一高,女儿哇就哭了起来!这一哭,不少人往这儿瞄,妈妈更加气急败坏:哭什么呀,有什么好哭的?不许哭!再哭打屁股了啊!
        然鹅~打屁股的威胁并没什么用,小姑娘哭得更加撕心裂肺……
        我在旁边看的直叹气,为什么有这么多中国家长,不让孩子哭呢?
        打针、吃药不许哭…
        不小心摔了一跤,也不许哭…
        上幼儿园妈妈走了,不许哭…
        被老师或家长批评了,更不许哭…
        哭,明明是人类正常的情绪表达方式,为什么家长视孩子的哭泣犹如洪水猛兽?
        不让孩子哭,是怕自己难堪
        在很多成年人看来,哭,是一种负面情绪,是不好的!所以孩子一哭,妈妈就头痛欲裂,开始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停止!
        物质利诱:不哭就给你买好吃的,买玩具。
        精神施压:男孩儿不能老哭哦,要坚强,这样长大才是男子汉。
        暴力动武:直接上手开始打屁股……
        甚至很多大人自己,难过时都硬忍着,不愿在人前落泪,怕丢人!实在绷不住,也得找个没人的角落,才敢悄悄哭几声。
        由此可见,大部分人对“情绪”的理解和表达,真的非常有问题。
        欢乐、忧伤、愤怒、厌烦、害怕是每个人都会感受的五种情绪,不分年龄大小。
        它们是平等的!没有正面与负面的区别,所谓“负面”不好,都是人为界定的。
        很多时候,大人怕孩子哭是为什么?怕自己尴尬!
        说到底,你并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首先想到的还是自己的感受。
        孩子在外面哭,生怕周围人笑话你连孩子都管不好,所以要强烈制止他的情绪表达!
        甚至就算在家里,只有你们两个,表面上你会安慰他几句,心里想的依旧是:咋哭个没完没了,烦不烦?
        孩子为什么伤心?你关心的并不多,想的更多的是如何让他变回小乖乖,好让你的心情能迅速转晴。
       


        德国心理学家卡萝拉·舒斯特说过一句话:其实孩子哭的时候,最先需要处理的是家长的情绪!
        如果家长没有同理心,没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一味阻止他哭泣,不仅会让孩子更伤心,长期如此,甚至会影响他的情绪表达,进而产生性格缺陷。
        以前米粒班上有个孩子,几岁的年纪却异常冷漠。有次开运动会,班上一同学摔倒了,大家都跑过去看他有没有受伤。
        只有这个孩子,完全无动于衷不说,甚至还轻蔑的笑了几声。小米粒气不过说他:你不关心同学就算了,怎么还笑呢?
        他一脸不屑,摔一下至于吗?我从小到大摔过多少跤,谁安慰过我啊?
        米粒跟我学这事的时候,我还觉得这孩子可能天生冷漠。后来偶然的机会才知道,原来他父母早已离异,他跟父亲生活。
        爸爸工作辛苦,脾气本身也不好,只要孩子哭他就骂甚至是打…久而久之,孩子是不哭了,却变得非常没有同情心。
        为人父母,却用粗暴、不人道的方式,对待孩子的脆弱与情绪表达,他怎么可能长成一个情感健全的人?
        孩子并不难哄,只要你真正理解他
        很多时候,生气、发怒、大哭一场,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但它会让我们的心情变得好受!这很重要!
        记得有次,闺蜜给我打电话,没说几句就开始大哭,弄得我一下子懵了!只知道来回念叨:别哭了!有啥事你跟我说,别哭了行不行?
        最开始她不理我,等被念的受不了,特气愤的边哭边说:你就不能让我哭完吗???为什么不能哭?你知道硬忍着有多难受吗?
        她吼完,我一下子安静了!是的,她这会儿需要的根本不是讲道理,甚至都不需要劝慰,她需要的就是有人能懂她的难过,能耐心的听着她哭!
        大人尚且如此,更别说几岁的孩子!
        杏仁核是是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节情绪,控制学习和记忆的脑部组织,孩子出生时就已发育完全。
        前额叶皮质负责决策、自控这种高层次思考,但从孩子两三岁左右才开始发育,直到20几岁才能发育完全。
        几岁孩子的大脑,基本是由杏仁核来控制,而前额叶皮质才刚刚开始发育,自控与权衡利弊的能力,几乎为零!
        家长们,别再和脑子还没长好的娃过不去了行吗?人家哭,是因为真的很伤心嘛!
        以前我不懂这些,也很烦米粒哭,他一哭我就起急、烦躁,真是恨不能把他扔出去……
        还记得刚训练分房睡的时候,小屁孩老跟我说,怕黑不敢自己睡。最初还有耐心哄,次数一多火就蹭蹭冒,你都多大了?还是男孩,有什么好怕黑的?
        看我如此凶巴巴,米粒小嘴一撇就开始哭。他哭我更烦,我更烦他哭的更厉害…如此恶性循环,让分房这事成了我俩的噩梦。
        米粒姥姥看不下去批评我:米粒才几岁,他怕黑咋了?你小时候比他还不如呢!你总说他,他害怕,能不哭吗?
        老妈的批判让我一下子清醒,没错!米粒才几岁,我却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他,真的很苛刻!男人哭吧都不罪,更别说男孩了~
        更何况怕黑怎么了?就算他长大了依旧怕黑,也不影响他成为一个男子汉,这根本不矛盾!
        后来我给他买了小夜灯,不将房门关死,告诉他一旦半夜醒来感受害怕,可以随时来找爸妈或姥姥。
        因为我尽可能的去理解他的感受,米粒感觉到了尊重,也变得不再“娇气难缠”,很快就能自己睡觉,还深深为自己的表现感到自豪。
        孩子因为害怕或任何原因想哭闹的时候,让他尽情释放就好。不要强行干预,试图让他的“坏情绪”像坐直升机一样“嗖”就变没,这根本不可能!
        当他情绪释放完成,自然会停止哭泣,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陪伴,并用平等真诚的心态,去理解他!
        哭不代表软弱,更不是要挟
        大人不愿意让孩子哭,还有一种担心,是怕他养成爱哭的坏毛病,长大后性格软弱。
        这种担心大可不必!有些孩子爱哭,是因为天生情绪比较敏感、脆弱。比如饿了,没买礼物不高兴,摔一跤很伤心…就是要哭,这跟长大后会不会软弱没有必然联系!
        我小时候也是爱哭鬼,可随着年龄增长心态日益成熟,有过各种经历之后,早不是那个整天掉眼泪的小女孩了。
        身为家长,要尊重并相信孩子,放手让他去真正去“经历”,才能长大成熟!
       


        还有的大人会认为,孩子哭泣就是要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利用眼泪来要挟!
        好比文章开头提到的例子,小女孩想吃葡萄,是因为她很喜欢,虽然前天吃过了,但只要不过量摄入,今天再吃点又有何妨?
        明明很平常的事,妈妈却觉得她不听话,这明显是限制过多,正常需求得不到满足,还不被大人理解,小姑娘当然会哭!
        其实只要一两颗葡萄下肚,小家伙就会很高兴~何苦威胁她要打屁股…
        孩子的要求,确实不是每个都“合理”,家长一定要学会分辨。合理的,我们要支持,不合理的也不能任他哭泣置之不理。
        得学会跟孩子讲道理,将你不支持他要求的理由,耐心温和的解释给孩子听。就算你的道理他还无法真正理解,感受到平等被尊重的态度,情绪也会舒缓平静。
        作为父母,只有你先用正确态度坚持真原则,孩子才会用同理心理解你,并学会讲道理。
        如果你总用伪原则去限制孩子,遏制他的正常需求,他当然也会用胡搅蛮缠来回应你的不理解。
        哭泣,让孩子更具情绪敏感力
        我们包容孩子的哭泣,是为了鼓励他正确的释放情感,从而形成健全的心理和人格。
        如此长大的孩子,才能拥有更强的情绪敏感力!不仅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更能细腻的体察他人的情绪变化。
        举个简单例子,同样是聊天,有的人很能调动气氛,会用恰当话题打开对方的话匣子并关注对方感受。整个聊天过程,你来我往轻松愉快,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可有的人呢…完全体察不到对方的情绪变化,一个人在那儿自嗨,说着你完全没兴趣的话题,甚至你忍不住想刻意转换话题,他都根本不接茬,还不高兴你想打断他…
        真是你我本无缘分,全靠尬聊在死撑啊~~~哈哈!
        为免我们的孩子,长大后变成祖传冷漠脸或尬聊专业户,一定别限制他的情绪表达,特别是哭泣。为此,我们要让孩子:

       

  •                
                            在没有成人介入的前提下,自如的感受因为伤心、难过而哭泣的情绪。
                   
           
           

  •                
                            在没有恐惧、担忧的前提下展现情感。想哭就哭,不用管是否丢人。
                   
           
           

  •                
                            学会认识情感的成因。到底是因为不开心而哭泣?还是因为想念某个人而哭泣?还是因为害怕无助而哭泣?
                   
           
           

  •                
                            回味情感的整个过程。当孩子哭够了,你陪着他将事情的起因,转折以及结果回味一遍。让他在恢复理智后,感受情绪变化的全过程。
                   
           

            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拥有更强的情绪敏感力。
            如今大伙对情商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智商。在我看来,情商、智商都很重要,只不过智商更依赖遗传,情商则与父母的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
            当然女生也要重视情绪敏感力的培养,只不过在情感方面,女孩天生细腻敏感,占有优势!
            如果你生的是男娃,还总抱怨老公,当你说“我不要”、“我没生气”、“你走!”的时候,他真滴就以为你不要,你没生气,居然真的敢走……
            那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哦~千万别让儿子也变成他那副傻样子!要不将来找媳妇可就…哈哈!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