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塘在线--儿时的记忆,老家村门口一口浅塘,是儿童时光差不多全部美好时光的记忆,游泳嬉水、抓鱼钓鱼、捞螺丝、漂石仗、淘硬币、以及生活中各种洗洗涮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101|回复: 0

[3-6岁] 家长是否该以没钱为理由拒绝孩子?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027
发表于 2019-4-26 13: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长是否该以没钱为理由拒绝孩子?大家看过《当幸福来敲门》吗,家长不管有多穷,但是对孩子的教育不穷,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
        早年看过一篇报道:《十七岁少年留遗书“,来世不做穷人家孩子》。
        遗言原文如下:
        “爸,妈,没想到现在才写这东西,其实很早以前就想写了的,唉,现在匆匆忙忙地都不知道写些什么。嗯。首先,我其实已久(经)计划了很久的,只是因为很多事情才耽误这么久。第二,我死后,请不要再去烦其他人了,我的死只和我个人有关,我死后尽量保持我肾的完整,卖掉后应该值些钱……下辈子不做穷人家的孩子。”
        在抽屉里还有另一张字条:
        “亲爱的爸妈,我实在忍受不了了,也实在不想多说,这个世界太累了,而我又是个弱者,我走了,不用找了,七天,就七天,我便可以脱离了。”
        透过令人酸鼻的文字,依稀看到了这个自卑胆怯的孩子蜷缩在那一页小小纸张的背后,他的衣衫未必褴褛,但心灵却贫瘠的布满细孔。
        他的爸妈,大概无数次以没钱为理由,粗暴拒绝他的那些无理要求或奢望,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衣服,“我们家没那么多钱,你还要这要那……”这次被粗暴的拒绝了,还有下一次,自己想要的一次又一次破灭,下次可能就不说了。弱小的心灵长期面临匮乏而高压的生活,自然容易出心理问题了。
        教育,无关贫与富
        同样都是孩子,富人家的孩子想要什么就会得到什么。而穷人家的孩子十之八九会遭到野蛮的拒绝,大家可能不觉得有什么,对穷人家庭来说:不允许也没有资本允许孩子去任性去放肆,家庭的原因让孩子错误地认为任性是富裕人家的专属,而自己不配。懂事的孩子可能认命了,不懂事的可能更加叛逆了,无论哪种,都不算健康的童年。
        教育孩子与家庭的贫富无关,教育孩子更不能给孩子背上沉重的家庭负担。
        与其说:太贵了买不起,不如说咱们家预算不足,要过些时候才能买,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期盼。??
        最好的方式:与其教给孩子过分节俭,不如教会孩子给予与付出,才会有回报。你想要回报就必须要付出。
       

        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
        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
        孩子做一次家务,做一次事情,就可以得到东西(精神鼓励或物质鼓励),而不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只是在物质上对孩子有所限制,让孩子懂得珍惜和奋斗;要从小培养孩子自立和受挫的能力,让孩子懂得任何东西都是付出劳动才能得来。另外,要引导孩子正确的心态,不要盲目攀比,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创造这些财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真正的快乐,自信。拥有孩子该有的那份放肆,任性。
        贫穷不可怕,心穷才可怕??
        教给孩子一个正确的观念,而不是一颗贫穷的心。
        袜子一定要穿到破了才扔;衣服要什么好看,能穿保暖就行;饭菜合不合口不重要,能吃饱就行,如果父母一直秉持着这样的观念,连孩子想要的正常需求,都会被骂。那么在孩子眼里,肯能救灾播种贫穷的基因。
        ??心穷,会给孩子留下一辈子的烙印,一生唯唯诺诺,不敢再对物质精神生活有所向往,失去了争取与奋斗之心。??这才是最可悲的。
        记住,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也是孩子的镜子,孩子的思想、言行举止,都是受父母的影响才逐渐形成的。
        爱慕虚荣的父母很大可能会带出爱好攀比的子女;自私的父母必定培养不出大气的孩子;理念、思维,与穷富无关。
        一起,努力奋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